社科院CSS大调查
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
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CSS数据使用论文发表清单

2019-10-20

CSS数据使用论文发表清单

 

[1]蔡宏波,叶坤,万海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生育影响住房需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9(04):92-104.

[2]张磊.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及其构建可行性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08):39-50.

[3]胡建国,李伟,蒋丽平.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及趋势研究——基于中国社会流动变化的考察[J].行政管理改革,2019(08):58-66.

[4]李旭洋,李通屏,邹伟进.互联网推动居民家庭消费升级了吗?——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4):145-160.

[5]谢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04):84-91.

[6]陈茁,罗教讲.我国居民群际冲突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28-41.

[7]陈咏媛.新中国70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回顾与展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4):18-28.

[8]李凤翔.患方对医方信任中的能力期望与道德期望——基于网络大数据与社会状况调查的实证研究[J].江汉学术,2019,38(04):5-16.

[9]张云英,马文文.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3):80-84.

[10]马永强. 分配正义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

[11]李泽. 转型期中国医患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2]胡建国,裴豫.中国公众环境意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后物质主义理论视角的研究[J].晋阳学刊,2019(03):101-107.

[13]李瑞琴,肖忠意.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决策机制——基于城市归属感视角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9,36(04):16-23.

[14]郑扬. 老年人普遍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15]黄永亮.中国“90后”青年的社会质量评价研究——一项基于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青年研究,2019(03):13-25+94.

[16]麻宝斌,马永强.公平感影响政府信任的绩效评价路径分析[J].学习论坛,2019(04):56-61.

[17]叶闽慎.主客观生活质量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9(04):42-53.

[18]徐超,魏天保,杨政宇.教育程度与乡城移民城市融入——基于身份认同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9,21(02):80-92+105.

[19]杨迪. 社会资本、社会排斥与中国居民维权抗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20]马原. 社会分化对中国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21]刘庆帅. 新时代中国青年政治态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22]侯江红,刘文婧.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2):105-112.

[23]王俊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应急管理创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5):22-27.

[24]秦广强,张美玲.“类聚群分”: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多元构成及其多维政治取向[J].社会,2019,39(02):107-132.

[25]柳建坤,许弘智.利益威胁、政府工作满意度与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 基于CS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2019,39(02):133-159.

[26]吴新慧,陈云松.在线沟通对青年人际关系的影响[J].青年研究,2019(02):38-49+95.

[27]崔岩,黄永亮.中国社会质量研究——不同阶层社会质量评价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9(02):44-57.

[28]马永强,麻宝斌.社会公平影响政府信任的制度和文化路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2(02):119-128.

[29]高明月. 中国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动态研究[D].沈阳医学院,2019.

[30]张永丽,徐腊梅.互联网使用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基于甘肃省1735个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9(02):42-59.

[31]张晨明.浅析我国的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CSS数据库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03):42-47+53.

[32]桑林.社会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8(06):31-45.

[33]黄博函,谢嘉丽.“模糊—冲突”模型下的私营企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偏差研究[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8,15(02):90-104.

[34]宁越敏,杨传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J].地理研究,2019,38(01):23-32.

[35]田雅娟,刘强,冯亮.中国居民家庭的主观贫困感受研究[J].统计研究,2019,36(01):92-103.

[36]吕小康.医患“获得感悖论”及其破局——兼论作为社会心理学议题的医患关系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76-86.

[37]郭哲敏.新时代文献资源共享创新模式探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资源建设与服务优化[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9,9(01):114-121.

[38]漆海霞,林圳鑫,兰玉彬.大数据在精准农业上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01):1-10.

[39]张黎莉,严荣.农民工在流入地住房困难的代际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1):150-158+175.

[40]王三秀,高翔.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分层逻辑、耦合机理及精准脱贫——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1):19-30.

[41]王俊秀,刘晓柳.现状、变化和相互关系: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及其提升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19(01):41-49+258.

[42]赵卫华,汤溥泓.消费对中国城镇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CSS 2013年数据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63-69.

[43]梅正午,孙玉栋,丁鹏程.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居民获得感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5):141-144.

[44]袁浩,陶田田.互联网使用行为、家庭经济状况与获得感——一项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社会发展研究,2019,6(03):41-60+243.

[45]曹志刚,黄玉麟.谁进入了优势专业?——以H大学本科生抽样调查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9(08):77-87.

[46]陈云松,范晓光,龚华燕.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9,40(03):70-88.

[47]钱力,倪修凤,宋俊秀,曹巍.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及贫困重心迁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04):33-38.

[48]崔岩,黄永亮.中国社会质量研究——不同阶层社会质量评价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19(07):56-58.

[49]王瑜.电商参与提升农户经济获得感了吗?——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19(07):37-50.

[50]刘玉侠. 充分发挥回流农民工的重要作用[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7-25(001).

[51]张文洲,梁家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3):198-201.

[52]罗淇中,杨淅如.村民获得感对其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基于CNSDA“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调查”数据库的实证分析[J].西部学刊,2019(12):14-17.

[53]李婧. 基于地区收入差距的贫困线的测度及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54]云美丽. 我国公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D].内蒙古大学,2019.

[55]马天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6]马永强. 分配正义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

[57]李泽. 转型期中国医患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8]穆伟超.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9]郑扬. 老年人普遍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60]王增强. 家庭禀赋、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1]李美婧. 中国城乡家庭对医生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62]申爱超. 新时代公民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9.

[63]张文玲. 当代青年社会信任国际比较与启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64]李璐. 高校科研数据机构库联盟的数据服务模式选择研究[D].武汉大学,2019.

[65]刘少宁. 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6]袁谅. 媒介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

[67]刘庆帅. 新时代中国青年政治态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68]杨迪. 社会资本、社会排斥与中国居民维权抗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69]于铁山.我国农业户籍人口就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3)[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3-18.

[70]马原. 社会分化对中国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71]武玲玲,周凤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可行性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18(04):61-65.

[72]谢熠.转型期青年社会心态的现状与特征——基于公平感、安全感视角的实证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28(06):27-31+36.

[73]王琳云. 社区服务的居民获得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8.

[74]王娟.农村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公民社会思潮省思——基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度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8(06):128-141.

[75]柳建坤,张柏杨,陈云松.社会融合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户籍分化效应——基于CS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发展研究,2018,5(04):127-153+244-245.

[76]李炜.中等收入群体的价值观与社会政治态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1-10.

[77]任莉颖.社会质量测量与公众社会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11-22.

[78]黄永亮,崔岩.社会歧视对不同收入群体社会公平感评价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23-32.

[79]郝龙,王志章.互联网负面新闻偏好对患方信任的影响——基于网络新闻大数据与CSS2013的实证研究[J].学术论坛,2018,41(04):38-47.

[80]于铁山.农村女性的人际信任取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3)[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5):40-46+79.

[81]赵琳琳,张洋.住房面积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2015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8(30):24-33.

[82]吴忠民.中国道路与现代化内生动力[J].中共党史研究,2018(10):5-17.

[83]黄宝荣,刘宝印,洪志生,王鑫,樊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综合研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0):1072-1082.

[84]吴忠民.现代人何以愈益离不开社会公正[J].社会科学,2018(10):59-70.

[85]周晓蒙.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对城镇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8(05):31-40.

[86]龚紫钰.社会质量与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J].青年探索,2018(05):80-90.

[87]朱志玲.矛盾遭遇对基层政府评价的影响——以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为中介变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5):97-109.

[88]杜汋,孙华君,邹佳辰,刘茜.中国卫生筹资的垂直公平与水平公平[J].卫生软科学,2018,32(09):20-23.

[89]韩俊.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J].管理世界,2018,34(08):1-10.

[90]叶穗冰.当代中国“佛系青年”价值观初探[J].理论导刊,2018(08):63-67.

[91]崔岩,黄永亮.中国社会质量指标指数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4):84-90+150.

[92]许道钧.基于Logistic模型的被征地农民征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4):133-136.

[93]孙三百.住房产权、公共服务与公众参与——基于制度化与非制度化视角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18,53(07):75-88.

[94]冷晨昕,祝仲坤.互联网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效应研究[J].南方经济,2018(08):107-127.

[95]王俊秀.新社会阶层与社会凝聚力:社会心态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05):37-45.

[96]吕小康,黄妍.如何测量“获得感”?——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05):46-52.

[97]吴清华,冷晨昕,祝仲坤.人情消费与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来自2015年CSS的经验证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28-136+172-173.

[98]李升,黄造玉.流动农民的社会认同分化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4):40-52.

[99]虞新胜,朱佰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调查问卷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2):139-144.

[100]张茜. 多维贫困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101]赵延东,李睿婕,何光喜.新时期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社会功能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8(06):47-55.

[102]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联合课题组,孙晋.县域金融、信用缺失与实体经济发展——基于冀晋蒙59个县样本的实证分析[J].华北金融,2018(06):69-75.

[103]何蜜月. 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8.

[104]王建武. 社会分层视角下政治信任变迁(2006-2015)[D].吉林大学,2018.

[105]彭铭刚,钟晓慧.中国公众空气质量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层级定序因变量模型的宏微观互动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03):133-144.

[106]王浩名.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转变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8(03):25-36.

[107]李佳蔓.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8]王超群,陶丽丽.大数据视角下的医疗保险全民覆盖[J].江汉学术,2018,37(03):11-18.

[109]薛君.适度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调整[J].人口与社会,2018,34(03):72-80.

[110]邹宇春,茅倬彦.人情支出是家庭负担吗——中国城镇居民的人情支出变化趋势与负担假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3):46-54.

[111]冯帅帅,罗教讲.中国居民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经济激励、国家供给与个体特质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35-44.

[112]李飚.互联网与创业——基于北京市青年创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05):114-129.

[113]王卫城. 非正规城市化社会空间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114]张媛媛.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15]曹婧甜. 城镇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16]黄清泉. 社会分层对地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效应[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

[117]刘森林,尹永江.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12-21.

[118]朱迪.白领、中产与消费——当代中产阶层的职业结构与生活状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1-11.

[119]高翔,王三秀.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测度与致因*——兼与非民族地区对比[J].广西民族研究,2018(02):135-144.

[120]吴开泽,魏万青.住房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青年住房获得——基于住房生涯视角和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的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8,11(02):36-61+190.

[121]杨小科,王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与家庭住房投资——基于CSS(2006—2015)五轮调查数据的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8,11(02):73-89+191.

[122]万仞梅. 公众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23]蔡思斯.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获得感与阶层认同——基于全国六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03):96-104.

[124]王鑫. 中产阶层的焦虑和不安全感[D].浙江大学,2018.

[125]王惠阳. 东北三省社会质量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8.

[126]徐素.日本的城乡发展演进、乡村治理状况及借鉴意义[J].上海城市规划,2018(01):63-71.

[127]孙娜娜.人文社科领域调查数据来源分析[J].调研世界,2018(02):45-48.

[128]高翔,王三秀.农村居民家庭资产贫困的多维测度与致因[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10):37-45.

[129]徐广路.养老保障满意度对农民工社会冲突意识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02):49-57+191.

[130]周霓羽. 中国政府形象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31]石国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1):19-25.

[132]卢海阳,邱航帆,杨龙,钱文荣.农民工健康研究:述评与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18(01):110-120.

[133]王春光,赵玉峰,王玉琪.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层的新动向[J].社会学研究,2018,33(01):63-88+243-244.

[134]王洪斌,刘吉昌.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耦合与实现路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3-9+2.

[135]祝仲坤,冷晨昕.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来自CSS2013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8(01):78-90.

[136]贾志科,罗志华.我国生育意愿研究述评与展望(1982—2016年)[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01):152-160.

[137]李春玲.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特征与新时代“精准扩中”策略[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2(01):27-32.

[138]袁微,黄蓉.性别比例失衡对消费的影响——基于婚姻匹配竞争和家庭代际关系视角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0(02):15-27.

[139]黄博函,谢嘉丽.“模糊—冲突”模型下的私营企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偏差研究[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8,15(02):90-104.

[140]杨德生. 高质量发展人民获得感指数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A].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8年(第六届)全国统计建模大赛论文集[C].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8:53.

[141]程颖. 重庆市Y区小学教师获得感现状及管理对策[D].重庆大学,2018.

[142]许琪. 多维度寻求社会学定量研究新突破[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9-19(006).

[143]丁茜. 社会公平、国家认同与官员信任[D].南昌大学,2018.

[144]兰志文. 网络吐槽中的仇富现象研究及其文化反思[D].暨南大学,2018.

[145]张茜. 多维贫困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146]王蒙. 外媒涉华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研究[D].湘潭大学,2018.

[147]何蜜月. 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8.

[148]伍秋娟. 社会工作介入北京市Z村社区服务实践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8.

[149]张瀚月. 父母政治资本对子女创业决策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150]樊扬扬. 安徽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管理人员环境意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

[151]王建武. 社会分层视角下政治信任变迁(2006-2015)[D].吉林大学,2018.

[152]李佳蔓.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53]陈小霞. 我国非正规就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新疆财经大学,2018.

[154]李文彬. 当前城镇女性就业状况及其微观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大学,2018.

[155]董晓爽. 农村贫困治理中的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研究[D].济南大学,2018.

[156]简夏茵. 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与二孩生育决策冲突及社会支持关系的质性与量性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8.

[157]张媛媛.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58]闭珎尔. 不同社会阶层生活满意度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59]冯帅帅. 我国国民的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60]关富鹏. 教育程度和生活状况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8.

[161]曹婧甜. 城镇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62]孙帅乐.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类型的代际差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8.

[163]黄清泉. 社会分层对地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效应[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

[164]杨艺贤. 劳动合同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武汉大学,2018.

[165]王卫城. 非正规城市化社会空间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166]宋小尊. 城市居民对警察信任的差异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167]宁爽. 沈阳市在校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研究[D].辽宁大学,2018.

[168]万仞梅. 公众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69]王鑫. 中产阶层的焦虑和不安全感[D].浙江大学,2018.

[170]朱明宝. 人口流动对我国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

[171]赵玉峰. 多措并举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02(005).

[172]王惠阳. 东北三省社会质量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8.

[173]周霓羽. 中国政府形象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74].以团为媒 助力青年觅良缘 青上加亲 促进团青心相通——沧州市城市青年婚恋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J].中国共青团,2018(01):66-68.

[175]祝仲坤,冷晨昕.互联网与农村消费——来自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证据[J].经济科学,2017(06):115-128.

[176]谢熠.客观阶层地位与主观阶层认同——基于CSS2013的实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6):11-15+29.

[177]王浩名,祝灵敏.二孩政策下人口增长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06):32-38.

[178]刘兹恒,曾丽莹.我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调研与比较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7(06):90-95.

[179]梁樱.环境污染感知与精神健康不平等——基于压力过程模型的视角[J].社会发展研究,2017,4(04):43-65+238.

[180]沈瑞英,周霓羽.中国政府形象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基于CSS2013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6):94-103.

[181]赵晓歌.我国80后、90后青年福利意识形态比较研究——基于CSS2013数据的对比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86-91.

[182]庞洪伟,巩艳红.幸福感对城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7(10):48-56.

[183]梁樱,侯斌,李霜双.生活压力、居住条件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7(09):94-103.

[184]马秋月,刘民.中国人群生育意愿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09):644-648.

[185]束锡红.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证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56-61.

[186]郭天宝,周亚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结构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7(09):80-87.

[187]龙晓君,郑健松,李小建.“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预测研究[J].经济经纬,2017,34(05):128-134.

[188]崔岩,黄永亮.中等收入群体客观社会地位与主观阶层认同分析——兼议如何构建主观阶层认同上的橄榄型社会[J].社会发展研究,2017,4(03):191-206+245.

[189]吕鹏,范晓光.中等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户籍与教育的视角[J].青海社会科学,2017(04):133-140.

[190]陈旭峰.老年人养老保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CSS(2013)问卷数据的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04):56-62.

[191]吴新慧.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及其影响研究——基于CSS(2013)数据的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04):63-72.

[192]尹木子,崔岩,高海珍.中美公民参与环保组织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2017(04):56-65+95-96.

[193]李春华,宁波.当前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三个着力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7):76-82.

[194]王润.促进还是抑制?互联网使用对公民参与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7):134-140.

[195]曹建美. 收入不平等、礼金支出与农户消费[D].山西财经大学,2017.

[196]谢熠,罗教讲.中国居民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决定论与相对剥夺论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29-36.

[197]贾晓旭.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98]谢建社,范银芝.八大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述评[J].青年探索,2017(03):46-57.

[199]张意燕.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女性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00]李升.主客观阶层位置与社会政治态度研究——兼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稳定器”功能[J].社会发展研究,2017,4(02):73-88+243-244.

[201]朱博文,罗教讲.互联网使用会影响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吗?——基于数据CSS2013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7(03):70-78.

[202]刘森林.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环境意识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年数据[J].中国青年研究,2017(05):84-90+73.

[203]李强,赵罗英.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和中等生活水平研究[J].河北学刊,2017,37(03):151-157.

[204]李雪石,王蒲生,张猛.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外社会科学研究评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02):80-91.

[205]申云,贾晋.香烟社交、圈子文化与居民社会阶层认同[J].经济学动态,2017(04):53-63.

[206]彭寅,谢熠.社会资源、道德基础与普遍信任——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4):43-50.

[207]牛文杰. 优势视角下社工介入单亲家庭子女学业困难的个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08]张中. 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09]龙海燕. 西部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

[210]祝仲坤,冷晨昕.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7(03):98-109.

[211]蔡宏波,李明洲.少数民族家庭消费结构与特征——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民族研究,2017(02):44-54+124.

[212]王晓楠,瞿小敏.生态对话视阈下的中国居民环境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CSS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术研究,2017(03):62-70.

[213]蒲杰.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214]王水珍,王舒厅.人力资本失灵与马太效应:教育对职业分层的两极分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2):88-95.

[215]张延吉,张磊.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及异质性特征——兼论三大理论的适用性[J].人口学刊,2017,39(02):88-99.

[216]范雷.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结构分析:2006—2015[J].河北学刊,2017,37(02):168-172.

[217]朱迪.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趋势:2006—2015[J].河北学刊,2017,37(02):172-176.

[218]王晓晖,风笑天.定性研究的结论外推逻辑和抽样技巧[J].贵州社会科学,2017(03):87-92.

[219]唐荣呈.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D].东北大学,2017.

[220]孙菲. 辽宁省成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医学院,2017.

[221]刘杏.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抑郁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22]杨城晨. 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D].上海大学,2017.

[223]洪岩璧,陈云松.教育影响健康的群体差异(2005—2012):资源替代与劣势叠加[J].社会发展研究,2017,4(01):1-18+242.

[224]李培林.中国跨越“双重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J].劳动经济研究,2017,5(01):3-20.

[225]胡守勇.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溯源与演进历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2):21-28.

[226]关晓斌,伍聪.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新型智库信息支持平台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7(02):37-41.

[227]刘强. 中国水稻种植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7.

[228]郭月青,史凯亮.2016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专题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7(01):126-128.

[229]高海珍.从社会质量看中国农村民生建设--基于“2013CSS”农村样本的分析[J].人口与社会,2017,33(01):52-62.

[230]叶闽慎.年龄对农民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汉论坛,2017(01):141-144.

[231]俞国良,赵凤青.社会转型:国民信任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河北学刊,2017,37(01):148-154.

[232]王晓楠,刘琳.中国居民环境行为意愿的多层分析——基于2013年CSS数据的实证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01):80-90.

[233]罗劲博,罗进辉.社会信任的市场稳定效应研究——基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视角[J].当代会计评论,2017,10(02):41-68.

[234]王慕文. 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

[235]姜文君. 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8.

[236]邹霞,谢金文.互联网使用对在校大学生麻醉功能的影响研究——以上海高校大学生为例[J].新媒体与社会,2017(02):174-189.

[237]李培林. 我国跨越双重“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N]. 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07-15(003).

[238]张慧. 企业获配公租房规模对企业所得税贡献率的影响评估[D].深圳大学,2017.

[239]曹建美. 收入不平等、礼金支出与农户消费[D].山西财经大学,2017.

[240]杜素珍. 房价对我国家庭规模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7.

[241]文敏. 体制分割下的职业地位获得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

[242]贾晓旭.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43]谷元军. 习近平廉政思想研究[D].大理大学,2017.

[244]张意燕.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女性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45]王沛沛. 培育当代青年积极的社会态度[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03(006).

[246]黎殿灿.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非均衡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47]王欢. “亲职认知”与“亲职能力”:非正规就业双职家庭“成长”的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48]康君红. 基于养老金收支平衡的退休年龄预测[D].天津财经大学,2017.

[249]范庆仙. “全面二孩”新政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之冲突与调适[D].云南财经大学,2017.

[250]吴轩.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7

[251]邹文静. 子女性别对家庭消费支出决策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7.

[252]郑玉琴. 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17.

[253]郑国才. 新常态背景下失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7.

[254]牛文杰. 优势视角下社工介入单亲家庭子女学业困难的个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55]张中. 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56]龙海燕. 西部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

[257]蒲杰.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258]刘杏.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抑郁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59]唐荣呈.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D].东北大学,2017.

[260]赵一洁. 从“多子多福”到“拒做孩奴”的生育观变更[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02-12(011).

[261]陈云松,范晓光.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J].中国社会科学,2016(12):109-126+206-207.

[262]余慧.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理问题及其出路[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63]韩家平.关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再认识[J].征信,2016,34(11):1-4.

[264]周霞.大数据趋势下的社科数字资源构建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6(06):80-84.

[265]李路路,朱斌,李才香.走向成熟的经验研究——写于《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J].社会学研究,2016,31(06):25-48+242.

[266]李炜.与时俱进: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调查研究的发展[J].社会学研究,2016,31(06):73-94+243.

[267]王建武.互联网使用、在线政治讨论与政治参与[J].青年研究,2016(06):32-40+92.

[268]史毅.户籍制度与家庭团聚——流动人口流入地的身份认同[J].青年研究,2016(06):11-20+91.

[269]李炜.近十年来中国公众社会公平评价的特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3-14.

[270]范雷.当前中国住房状况与住房不平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25-33.

[271]于铁山.地方政府反腐败绩效的社会评价研究——以CSS2011调查数据为基础[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28(06):36-41+65.

[272]蒋叶莎,罗教讲.政治资本与政府信任——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10):77-83.

[273]朱安新,高熔.日本独居老年人的孤独死感知——基于日本内阁府“独居老年人意识调查(2014年)”数据[J].贵州社会科学,2016(10):119-126.

[274]谢熠.转型期社会公平感现状及变迁——基于CSS2006和2013的对比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09):47-52.

[275]王沛沛.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态度及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16(05):47-56+95.

[276]李洁.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性别平等观念与实践[J].妇女研究论丛,2016(05):122-126.

[277]程雅馨,何勤.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形势下女性生育二孩意愿与女性权益保护[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30(04):99-107.

[278]李志,李雪峰.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以中国4011个城镇家庭为例[J].城市问题,2016(07):87-94.

[279]梁樱.工作状态对城镇已婚女性精神健康的影响——基于CSS 2013的实证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6(04):100-110.

[280]朱博文,许伟.我国居民社会公平感与普遍信任关系研究——基于CSS2013的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6(07):46-53.

[281]陈新宇,裴志军.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影响——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04):83-90.

[282]李小元. 陕西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6.

[283]林寒,罗教讲.互联网社会实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的变革与进步——基于国外已有成果的分析[J].科学与社会,2016,6(02):67-84.

[284]王媛璘. 市场转型理论视角下的中产阶级发展获益感受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

[285]钱少佳. 儒家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6.

[286]王伟进.城乡困难家庭的求助网络及其政策启示[J].人口与经济,2016(03):115-125.

[287]朱迪.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6,31(03):193-217+246.

[288]何耀. 制度、资本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D].浙江师范大学,2016.

[289]张海东.中国社会质量研究的反思与研究进路[J].社会科学辑刊,2016(03):124-128.

[290]田丰,孙正昕.青年对政府评价的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16(03):11-20+94.

[291]沈婷婷.社会学研究者对二手数据利用行为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05):95-100.

[292]王同益.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与阻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6.

[293]岑梦璐. 我国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特征差异比较[D].暨南大学,2016.

[294]张艳煦. 论提升社会安全感的法治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95]尹木子.女性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2):94-102.

[296]陈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297]申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建构青少年同辈支持网络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6.

[298]杨蓉. 中学生同辈群体学校人际交往支持网络建构过程的社工介入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99]苏丽锋.少数民族职业地位与社会态度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J].民族研究,2016(02):42-54+124.

[300]林莉萍. 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的基层政府“俘获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01]郑永流.“中国问题”及其法学辨析[J].清华法学,2016,10(02):5-20.

[302]马德浩.我国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体育科研,2016,37(02):43-52.

[303]黄鹏,汪冬冬.警察信任状况分析研究与建设建议[J].天津法学,2016,32(01):102-107.

[304]徐海东.家庭认同的代际差异与变迁趋势探究[J].青年研究,2016(02):49-57+95.

[305]王晓楠.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中国社会风险治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2):87-94.

[306]王军,王广州.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16,38(02):5-17.

[307]孟祥瑞.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08]李玉然. 政府医疗救助与慈善医疗救助的衔接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309]李梦姣. 北京两类户籍流动群体的社会融合差异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10]王俊秀.社会心态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6(01):15-21.

[311]杨宜音.2015社会心态新特征[J].人民论坛,2016(04):78-80.

[312]尹木子.女性主妇化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6,22(01):19-27.

[313]金卉.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城乡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基于CSS 2006—2011数据的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16(01):50-57.

[314]王晓莹,罗教讲.生活境遇与政府工作满意度——基于对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1):107-111.

[315]马艳林.教育水平对失业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再解释[J].人口与经济,2016(01):89-97.

[316]冯婧.隐性因子对农民工归属感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01):53-61+111.

[317]叶闽慎,周长城.从观念到行为:教育、生态价值观与环保行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01):80-84.

[318]张琼.论“幸福城市”建设中的城市与幸福[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57-58.

[319]余慧.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理问题及其出路[D].陕西师范大学,2016.

[320]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黄晓钰. 农村小学生“流失进城”之问题探讨及原因分析[N]. 山西青年报,2016-10-29(003).

[321]张立龙. 转型社会的人口、家庭与分层[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8-10(006).

[322]杨继富,黄小娜.城市化进程中薄弱学校教师文化重建的几条建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7):44-45.

[323]张曙光. 培育社会信任是系统工程[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7-06(006).

[324]李小元. 陕西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6.

[325]邹宇春. 当前中国社会信任度调查[N]. 北京日报,2016-06-13(014).

[326]王瑞.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福利损失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

[327]邹宇春. 以制度建设提升社会信任度[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6-01(006).

[328]王媛璘. 市场转型理论视角下的中产阶级发展获益感受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

[329]钱少佳. 儒家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6.

[330]郑雄声. 晋江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创新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6.

[331]戴思源.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的结构性部门差异、隔离与不平等[D].浙江师范大学,2016.

[332]何耀. 制度、资本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D].浙江师范大学,2016.

[333]岑梦璐. 我国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特征差异比较[D].暨南大学,2016.

[334]张艳煦. 论提升社会安全感的法治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6.

[335]王同益.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与阻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36]陈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337]林莉萍. 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的基层政府“俘获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38]李玉然. 政府医疗救助与慈善医疗救助的衔接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339]李梦姣. 北京两类户籍流动群体的社会融合差异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40]孟祥瑞.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41]张丽萍. 全面二孩政策下二孩生育计划研究[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2-03(006).

[342]塔娜.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J].广西民族研究,2016(05):174-176.

[343]陈建伟.教育的婚姻回报:“学得好”与“嫁得好”[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17(06):22-34+100-101.

[344]李炜. 走向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16(008).

[345]王建武.互联网使用对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2):54-60.

[346]张兴月,张冲.农村居民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保障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5(11):59-64.

[347]张丽萍,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5(06):43-51.

[348]尹木子.家庭迁移背景下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5(11):24-30.

[349]樊平.以民生精准化应对农村空心化[J].江苏社会科学,2015(05):11-20.

[350]吴青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J].云南社会科学,2015(05):65-69.

[351]张晓瑾,关远.关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本地居民休闲生活的回归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5(16):252-255.

[352]陈建伟.民族身份对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J].民族研究,2015(04):22-32+123-124.

[353]范晓光,陈云松.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J].社会学研究,2015,30(04):143-168+244-245.

[354]吴青熹,陈云松.主观阶层如何影响自评健康——基于八年全国调查数据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5(07):60-68.

[355]张延吉,秦波.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收入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15,37(04):92-103.

[356]苏芷庭.机遇与压力下的中国服装零售业解析[J].特区经济,2015(06):76-79.

[357]杨欣. 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劳动力就业质量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

[358]陈云松,张翼.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与社会融合[J].中国社会科学,2015(06):78-95+206-207.

[359]方蔚琼. 我国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60]周卉.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D].吉林大学,2015.

[361]石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权利保障[D].清华大学,2015.

[362]关盛梅,何影,庞文.文化资本视阈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6):326-328.

[363]徐鹏. 生活的体验逻辑:湖北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64]陈晓毅. 基于年龄结构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365]彭寅. 人际信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66]王舒厅. 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历对职业地位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67]张雯婕.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群体性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68]林致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4):34-38.

[369]王震.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兼与城镇流动人口的比较[J].劳动经济研究,2015,3(02):41-61.

[370]姬明星.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71]王茂福,杨哲.经济地位预期、社会保障参与度与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02):100-108.

[372]王军.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视角[J].人口学刊,2015,37(02):26-33.

[373]李美宜. 习近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374]赵璐. “单独二孩”政策调整后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

[375]蒋亚丽,腾芸.教育的文化再生产与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2):45-51.

[376]聂爱霞,曹峰,邵东珂.老年人口养老居住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5(02):103-108.

[377]穆怀中,范洪敏.收入不平等认可影响机制:社会结构地位与流动性预期[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30(01):12-22.

[378]宋全成,文庆英.我国单独二胎人口政策实施的意义、现状与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1):122-129.

[379]刘苓玲,黄钢.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30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经评论,2015,6(01):143-160.

[380]赵宝福,黄振国.农户收入决定及其区域差异——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5(01):97-103.

[381]李培林,朱迪.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45-65+203.

[382]陈晓毅.城乡差异视角下养老负担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来自CSS的经验证据[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27(06):111-115+132.

[383]韩艳. 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384]范雷. 多举措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23(006).

[385]李炜. 走向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16(008).

[386]丁煜,杨雅真.经济发达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经验与隐忧——基于广东个案的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5,22(02):99-113.

[387]刘苓玲,徐雷.中国地区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差距的度量与分解:1997—2013年[J].社会保障研究,2015,22(02):154-165.

[388]杨欣. 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劳动力就业质量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

[389]石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权利保障[D].清华大学,2015.

[390]陈操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途径探析[D].南昌大学,2015.

[391]方蔚琼. 我国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92]周卉.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D].吉林大学,2015.

[393]徐鹏. 生活的体验逻辑:湖北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94]胡梦弟. 不同地区农村基层干部社会态度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95]陈晓毅. 基于年龄结构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396]焦惠芳. 传播学语境下农民工代际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

[397]张雯婕.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群体性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98]王舒厅. 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历对职业地位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99]李岚. 市民化背景下农民工预期生活质量指数的测算[D].天津财经大学,2015.

[400]许琼佳. 地区间居民卫生福利差距:人口与公共卫生支出的不匹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401]柴龙.风险社会视阈的环境突发性事件防控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329-330.

[402]马洁. 山西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03]李美宜. 习近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404]赵璐. “单独二孩”政策调整后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

[405]杨继富. 城市化进程中薄弱学校教师文化变革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406]郑双双. 农民工工资水平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5.

[407]种珮韵.基于社区融入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问题探究[J].商,2015(02):92.

[408]李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众认可度分析[N]. 经济日报,2014-12-02(013).

[409]韩艳. 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410]臧其胜. 态度、行动与结构:福利中国的演进逻辑[D].南京大学,2014.

[411]方师师,郭文丰.转型社会中的政治信任与网络抗议——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2014)的因子分析[J].新闻大学,2014(06):82-88.

[412]张秀娟,胡建国.扩招背景下家庭对教育平等影响的演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06):114-121.

[413]武晨. 我国青年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

[414]王阳.我国城镇化中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14,7(02):107-127.

[415]田丰,刘雨龙.高等教育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影响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5):51-61.

[416]胡浩.《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出版[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1(01):112.

[417]徐万里,钱锡红.劳资博弈与企业规模对养老参保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证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05):135-143.

[418]崔岩.中国公民环境组织响应的动机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05):104-110.

[419]李炜.社会共识与分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05):97-103.

[420]周全德.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学理论建构[J].学术界,2014(09):69-81+308.

[421]方绍波.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服务型警务构建[D].苏州大学,2014.

[422]周长城,徐鹏.社会地位与生活体验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中国村镇居民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4):91-96.

[423]王健,惠锐.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及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8):29-36.

[424]臧其胜.证据为本:福利治理的行动准则[J].社会保障研究,2014(04):98-105.

[425]刘强. 地位争得:流动人口的地位获得研究[D].清华大学,2014.

[426]周侃. 公交舒适度及其对城市交通结构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427]张品. 制度与观念:城镇化与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消费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14.

[428]黄泰岩.2013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4(05):4-16.

[429]苑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4.

[430]周晓宁. 失地农民身份适应过程的研究:社会距离理论视角[D].沈阳师范大学,2014.

[431]金羽. 云南青年女性吸毒成因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32]黄瑶. 精神福利对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33]韩俊强. 农民工城市融合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34]刘婧. 家庭伦理的松动:“临时夫妻”的婚姻、家庭、生育与性[D].武汉大学,2014.

[435]王光路. 身份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36]常达伟. 民生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幸福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437]朱珠. 宋代宗族福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38]郝辰昊. “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39]李春玲.“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14(04):66-77+205.

[440]顾辉.近十年来中国社会流动研究的新进展——社会流动视野下的“X二代现象”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14,37(04):82-89.

[441]齐雪. 影响面访问卷单元无应答的因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42]刘鹏宇. 婚姻、生育与幸福感[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43]吕淑荣,苏健,向全永,武鸣.关于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技术的若干思考[J].疾病监测,2014,29(03):247-249.

[444]陈涛.中国的环境抗争:一项文献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01):33-43+90.

[445]黄忠,唐小松.中国“危机公共外交”:形势、问题与对策[J].现代国际关系,2014(03):39-48+64.

[446]张品,林晓珊.制度与观念:城镇化与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消费选择[J].青年研究,2014(02):62-72+95-96.

[447]靳永爱.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事实与启示[J].人口研究,2014,38(01):3-17.

[448]臧其胜. 态度、行动与结构:福利中国的演进逻辑[D].南京大学,2014.

[449]邓之湄. 寻求公平与发展平衡点[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14(A01).

[450]侯刚. 长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受益情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51]王阳.我国城镇化中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14,7(02):107-127.

[452]方绍波.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服务型警务构建[D].苏州大学,2014.

[453]吴海娇. 东北地区人情消费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4.

[454]孙红霞. 90后大学生文化自觉及其提升路径探索[D].西北大学,2014.

[455]顾仲阳. 保障公平竞争 畅通向上通道[N]. 人民日报,2014-06-08(011).

[456]刘强. 地位争得:流动人口的地位获得研究[D].清华大学,2014.

[457]张品. 制度与观念:城镇化与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消费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14.

[458]苑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4.

[459]金羽. 云南青年女性吸毒成因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60]黄瑶. 精神福利对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61]常达伟. 民生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幸福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462]朱珠. 宋代宗族福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63]杜娜梅. 政务微博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及实现[D].河北经贸大学,2014.

[464]张琪. 武汉市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65]谷玉良. 城市混合社区农民工与市民的融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66]王光路. 身份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67]韩俊强. 农民工城市融合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68]刘婧. 家庭伦理的松动:“临时夫妻”的婚姻、家庭、生育与性[D].武汉大学,2014.

[469]郝辰昊. “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70]韩文雅. 我国社会生活质量区域比较与提升策略[D].山东大学,2014.

[471]张宏.兜住民生“底线”[J].中国报道,2014(04):26-27.

[472]齐雪. 影响面访问卷单元无应答的因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73]刘鹏宇. 婚姻、生育与幸福感[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74]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民众心目中的中国梦[N]. 中国教育报,2014-03-28(006).

[475]祁麟,李林.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政策选择性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14(01):36-39.

[476]邢琦.简析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经济学派就业理论[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6):124-125.

[477]刘维贵.“大数据”研究综述[J].办公自动化,2014(01):27-30.

[478]王晓晖,柏琳洁.近年来我国问卷调查方法的新发展[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34-37.

[479]王阳.加快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J].中国发展观察,2013(11):46-49.

[480]魏一夫. 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单元板式无砟轨道和隧道的动力分析[D].中南大学,2013.

[481]吴晓梅.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

[482]杨政.论当代中国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J].未来与发展,2013,36(09):45-48.

[483]江苏省句容监狱课题组,王正清,孙银军.监狱工作的社会责任体系构建(下)——社会管理创新形势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2(05):1-7.

[484]王军,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13(04):26-35+126.

[485]朱迪.城市化与中产阶层成长——试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论扩大消费[J].江苏社会科学,2013(03):70-76.

[486]冯蕾,周晶.政府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述评[J].统计研究,2013,30(06):78-84.

[487]井世洁,杨宜音.转型期社会信任感的阶层与区域特征[J].社会科学,2013(06):77-85.

[488]刘慧.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就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489]方俊.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90]张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491]卢蝶.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与个人交通服务属性及竞争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92]张晓晨. 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意愿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93]陈蓉. 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94]谢燃岸. 遭遇城市: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D].南京大学,2013.

[495]郑涛.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96]张湘富. 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97]辛闻.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498]栗琳.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3.

[499]刘冰洁. 转型期我国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困境及解决路径分析[D].重庆大学,2013.

[500]郭晓东.从“科学发展观”到“政府绩效”的转化路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4):72-77.

[501]覃国慈.当前社会心态盘点与调适[J].新疆社科论坛,2013(02):42-47.

[502]张家辉.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503]黄慧娟.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04]丁威. 城郊外来务农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505]朱会明.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其制约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506]李晶. 从科层制理论视角看中国公务员考录笔试[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

[507]汪远忠. 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08]张林. 中国潜在GDP增长率的测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09]朱梦颖.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培育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3.

[510]熊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法学审视——兼评《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J].经济法论坛,2013,10(01):308-317.

[511]席涛.立法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下)——以中国立法评估为例[J].政法论坛,2013,31(01):21-32.

[512]林毅.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现状评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1):61-69.

[513]中共成都龙泉驿区委党校课题组,杨发刚,陈晓敏.城乡统筹进程中新市民城市适应性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怡和新城为例[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06):73-77.

[514]临风.数据“说话”应科学[J].发明与创新(A),2013(12):20-21.

[515]王红英. “单独二胎”启动 新政将刺激母婴市场[N]. 企业家日报,2013-11-25(013).

[516]张继刚. 浅议建立人居景观准则的意义[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22.

[517]郝欣. 在龙江大地上耕耘学术理想[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04(A03).

[518]魏一夫. 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单元板式无砟轨道和隧道的动力分析[D].中南大学,2013.

[519]临风. “用数据说话”应更重视“科学性”[N]. 科技日报,2013-10-18(008).

[520]王阳.加快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2013(10):38-39+58.

[521]王健,李俊轶.当前扩大消费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04):89-94+101.

[522]姜丽伟.消费文化与室内陈设艺术[J].艺术教育,2013(08):176.

[523]席宝辉. 山西省中小城市居民人情消费研究[D].西北大学,2013.

[524]刘慧.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就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525]卢蝶.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与个人交通服务属性及竞争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26]刘苓玲,徐雷.失业保险金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劳动供给与居民福利[J].社会保障研究,2013,17(01):157-167.

[527]张晓晨. 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意愿研究[D].复旦大学,2013.

[528]罗新武. 基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

[529]谢燃岸. 遭遇城市: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D].南京大学,2013.

[530]辛闻.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531]栗琳.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3.

[532]刘冰洁. 转型期我国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困境及解决路径分析[D].重庆大学,2013.

[533]赵一鸣.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报道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34]周伟. 我国廉政建设中公民参与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3.

[535]郑霞. 不同信息框架下物价变化对通胀感知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3.

[536]张家辉.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537]黄慧娟.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38]丁威. 城郊外来务农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539]朱会明.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其制约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540]李晶. 从科层制理论视角看中国公务员考录笔试[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

[541]张芳芳. 社会组织介入农村社区发展的途径和机制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

[542]张林. 中国潜在GDP增长率的测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43]朱梦颖.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培育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3.

[544]汪远忠. 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45].社科院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J].城市规划通讯,2013(04):13.

[546]赵春蕾. 黑龙江省地方政府扩大就业公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547]熊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法学审视——兼评《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J].经济法论坛,2013,10(01):308-317.

[548]焦琳.和谐社会进程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定位[J].改革与开放,2012(24):84.

[549]张丽萍.老年人口居住安排与居住意愿研究[J].人口学刊,2012(06):25-33.

[550]范雷.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J].江苏社会科学,2012(05):56-65.

[551]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社会,2012,32(05):1-24.

[552]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27(05):141-160+244.

[553]王广州,张丽萍.到底能生多少孩子?——中国人的政策生育潜力估计[J].社会学研究,2012,27(05):119-140+244.

[554]刘幼玉. 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555]刁鹏飞.城乡居民的公平意识与阶层认同——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初步报告[J].江苏社会科学,2012(04):107-113.

[556]谢颖. 占据社会科学的学术制高点[N]. 人民政协报,2012-08-06(C01).

[557]卢锋.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J].中国社会科学,2012(07):47-67+204.

[558]崔继伟. 性别歧视对中国城镇女性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559]张利国.我国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新探索[J].商业时代,2012(16):13-15.

[560]吴铀生,吴应芬.城市生活方式变革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06):117-122.

[561]饶武元.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62]黄凌云. 广西失业保险参保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563]陈正光. 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564]陆彦毓. 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2.

[565]黄长军. 微博问政与转型时期公共参与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66]张思宁. 转型时期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与发展[D].沈阳师范大学,2012.

[567]刘玲燕. “赶工时”游戏[D].中央民族大学,2012.

[568]刘红旭.现代性与中国农村家庭幸福[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2(02):114-118.

[569]杨娜. 微软Windows Phone 7平台衣食住行手机应用设计[D].湖南大学,2012.

[570]罗贤贵. 民族地区乡村留守妇女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困境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

[571]刘雨龙.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572]欧舟. 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及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573]李莎. 基于公共政策的社会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74]谢勇,丁群晏.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2,18(01):83-89.

[575]彭川.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2(01):50-51.

[576].数字[J].数据,2012(01):4-5.

[577]曾铁.对社区学校培训农民工的现实思考——基于一些观察及信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6):46-51.

[578]曾铁.对社区学校培训农民工的现实思考——基于一些观察及信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06):18-23.

[579]谢颖. 占据社会科学的学术制高点[N]. 人民政协报,2012-08-06(C01).

[580]王志立. 完善再就业培训体系:韩国经验可借鉴[N]. 中国经济导报,2012-06-14(B01).

[581]饶武元.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82]杨婧. 广西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

[583]张一. 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84]黄凌云. 广西失业保险参保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585]张振杰. 科学发展观的民生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2.

[586]邸琳. 银泰百货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2.

[587]黄长军. 微博问政与转型时期公共参与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88]吕明旭. 从流通体制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现象[D].辽宁大学,2012.

[589]张心怡. 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590]刘玲燕. “赶工时”游戏[D].中央民族大学,2012.

[591]沈素素.财政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及对策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02):91-93.

[592]杨娜. 微软Windows Phone 7平台衣食住行手机应用设计[D].湖南大学,2012.

[593]罗贤贵. 民族地区乡村留守妇女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困境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

[594]张梅. 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12.

[595]柯洋华. 疾痛的意义:沟通理论视角下的医患互动错位现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596]刘雨龙.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597]毛艳婷. 中国人理想生活的社会表征及生活状态的归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598]张小山. 论我国盐业专营制度的改革[D].西南政法大学,2012.

[599]马占东.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00]李莎. 基于公共政策的社会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01].声音[J].中国政府采购,2012(01):12+14.

[602].资讯浏览[J].中国农垦,2012(01):1-3.

[603]李红,孙云瑞,李辉.农民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J].调研世界,2011(12):31-33+38.

[604]梁玉成.追踪调查中的追踪成功率研究——社会转型条件下的追踪损耗规律和建议[J].社会学研究,2011,26(06):132-153+244.

[605]胡凤霞. 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

[605]宋玉军.“就业优先战略”与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多维度解析[J].综合竞争力,2011(05):20-25.

[606]韩英. 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607]王林静. 对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1.

[608]张莉. 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

[609]梁永艺.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610]胡莎莎. 流动就业者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1.

[611]刘德海.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1,20(02):82-88.

[612]许志涛. 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1.

[613]刘洋. 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

[614]刘思.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615]陈藻.我国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人口学刊,2011(02):75-82.

[616]孙秀艳. 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616]杜晓溪. 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17]赵泽洪,尤强林.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其应对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1,27(02):126-128+175.

[618]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01):53-62.

[619]陈志刚.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十大挑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01):32-37.

[620]葛笑如,孙亚忠.“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社会主义研究,2011(01):55-60.

[621]罗国芬,陈映芳.近年国内城市社会结构研究述评[J].中国城市研究,2011(00):203-238.

[622]余飞跃.嵌入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问题的分类逻辑——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家,2011(12):48-51.

[623]秦宁. 物价上涨牵动人心值得关注[N]. 西部时报,2011-12-23(006).

[624]李红,孙云瑞,李辉.农民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J].调研世界,2011(12):31-33+38.

[625]鲍忠杰.对农村乡镇基本属性再认识[J].企业导报,2011(23):1-2.

[626]魏小龙.对当前公安机关调处社会矛盾工作的思考——以近年社会矛盾问题研究成果为借鉴[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25(06):1-8.

[627]梁玉成.追踪调查中的追踪成功率研究——社会转型条件下的追踪损耗规律和建议[J].社会学研究,2011,26(06):132-153+244.

[628]郑子青.农村土地征用需依法依规[J].中国国情国力,2011(10):40-43.

[629]于丽娜.基层社会矛盾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28):171-172.

[630]胡凤霞. 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

[631]吴孙能.高房价对扩大内需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杭州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5):8-14.

[632]胡凤霞.城乡劳动力就业差异研究——基于非正规就业视角[J].当代经济,2011(18):38-39.

[633]孙可敬,傅琼.社会资本视阈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3(05):74-77.

[634]韩英. 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635]王林静. 对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1.

[636]史玉根. 我们有怎样的社会心态[N]. 中国妇女报,2011-05-25(A03).

[637]纪明希(Michelle Jackson). 赋权女性[D].南京大学,2011.

[638]柳晓青. 浙江省中小企业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调查[D].南京大学,2011.

[639]张莉. 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

[640]梁永艺.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641]胡莎莎. 流动就业者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1.

[642]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十大挑战[J].当代社科视野,2011(04):46-47.

[643]许志涛. 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1.

[644]刘思.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645]徐永新. 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与实现农民工市民化[A]. 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1)[C].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4.

[646]杜晓溪. 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47]陈志和,唐保庆,陈小文.不同规模企业对就业的影响: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02):152-154.

[648].新书推荐站[J].出版参考,2011(03):37.

[649]郭蒲.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安徽医学,2010,31(12):1553-1555.

[650]郭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651]张翼.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0):27-38.

[652]肖争乾. 政治心理视角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大学,2010.

[653]丛颖超.我省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之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10):32-35.

[654]高瑞芬. 经济学视角下私营企业参保激励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655]张翼.家庭背景影响了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的获得[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4):82-92.

[656]王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657]陈雅丽.城市社区居民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现状与前瞻[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6):38-42.

[658]钟洪亮.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

[659]刘红凛.构建和谐社会背景的利益协调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0(05):47-52.

[660]张永民.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九个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661]姚亮. 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662]潘虎. 中国农民工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663]胡志平.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0.

[664]罗锴. 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D].兰州大学,2010.

[665]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25(02):87-105+244.

[666]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03):5-11.

[667]田珍,应瑞瑶.从前景理论看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一个行为经济学的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01):70-73.

[668]李培林,田丰.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J].社会,2010,30(01):69-87.

[669]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119-131.

[670]郭蒲.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安徽医学,2010,31(12):1553-1555.

[671]陈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确保统筹城乡工作快速推进[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06):30-32.

[672]陈志刚.党员数量结构的新变化及其新挑战[J].探索,2010(06):21-24+29.

[673]王振东.职教师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12):61-62.

[674]江治强.转型加速期的民生问题与社会福利改革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0(12):89-95.

[675]董春宇.安徽省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58-20359+20362.

[676]郭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677]贺善侃.论社会公平的历史性[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1):11-16+86.

[678]易建平.关于农民永久进城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2(00):57-69.

[679]张良城,罗欢,颜德璋.水库移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74-76.

[680]薄士筹.拉动消费,请先给投资松绑[J].社会观察,2010(11):61-62.

[681]谢润玲. 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的途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

[682]张翼.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0):27-38.

[683]肖争乾. 政治心理视角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大学,2010.

[684]罗万红.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广东省江门市的调查分析[J].海南金融,2010(10):23-26.

[685]丛颖超.我省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之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10):32-35.

[686]张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取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0):102-104.

[687]高瑞芬. 经济学视角下私营企业参保激励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688]马晓红.河南省农村家庭购买决策及购买行为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9):104-105.

[689]黄正元.社会运行亚稳定态及其根源的存在论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05):62-66+92.

[690]马晓红.影响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需求的外在因素[J].中国集体经济,2010(24):20-21.

[691]卢周来.经济社会学视角下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公平状况评价[J].开放导报,2010(04):19-25.

[692]李少惠,韩庆峰.“推力-拉力”理论视野下城市人口流动的制度设计[J].上海城市管理,2010,19(04):8-11.

[693]粟雄飞,甘日栋.“社会浮躁病”的症状、特点、成因及其矫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3(04):75-80.

[694]王鹏,汪文件.非直接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原因及特点解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4):48-50.

[695]张翼.家庭背景影响了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的获得[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4):82-92.

[696]徐永新.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改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04):81-85.

[697]徐永新.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04):146-148.

[698]褚红素.高校院系党组织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式与途径探索[J].学理论,2010(18):200-203.

[699]王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700]陈雅丽.城市社区居民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现状与前瞻[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6):38-42.

[701]汪玉. 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

[702]钟洪亮.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

[703]刘红凛.构建和谐社会背景的利益协调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0(05):47-52.

[704]陈志和,刘厚俊.发展服务业在促就业和调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基于美国产品生产与服务两大部门的比较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05):8-13.

[705]黄正元.社会运行亚稳定态及根源探微[J].河北学刊,2010,30(03):200-203.

[706]张永民.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九个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707]杜娇. 我国民生型政府构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

[708]李青.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经验[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4):43-46.

[709]胡志平.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0.

[710]牛娜. 中国农村家庭人情消费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

[711]陈井田. 社会分层对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712]罗锴. 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D].兰州大学,2010.

[713]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25(02):87-105+244.

[714]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03):5-11.

[715]颜烨.当前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动因和机制[J].长白学刊,2010(02):119-122.

[716]田珍,应瑞瑶.从前景理论看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一个行为经济学的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01):70-73.

[717]卢晓松.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03):44-46.

[718]沙汉英.当前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价格调节政策取向[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03):9-11.

[719]黄泰岩,张培丽.2009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02):4-8.

[720]黄泰岩.增加居民消费的渠道与措施[J].前线,2010(02):33-35.

[721]李培林,田丰.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J].社会,2010,30(01):69-87.

[722]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119-131.

[723].职场扫描[J].职业,2010(01):4-5.

[724]杨宜勇,顾严.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采用城镇调查失业率为约束性指标[J].中国经贸导刊,2009(24):24-26.

[725].行情调查[J].人才开发,2009(12):63.

[726].我国新型就业格局呈现三个特征[J].人力资源,2009(23):44.

[727]王琼.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构建与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10.

[728].我国新型就业格局呈现三个特征[J].人力资源,2009(23):44.

[729蔡永承. 易趣网发展战略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

[730]宋晓梧.建国60年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0):6-14.

[731]薛宗梅.当前改善民生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09):9-10.

[732]田合军. 从东航集体返航事件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D].山东大学,2009.

[733]陈如.代际分流:当前农民工就业的必然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9(09):98-105.

[734]王延中,魏霞,龙玉其,单大圣,姜风雷.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社会保障研究,2009(01):43-61.

[735]张丽萍.应用Kish表入户抽样被访者年龄结构扭曲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24(04):177-195+245.

[736]戴卫东.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十个关键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09(07):20-25.

[737]杨强. 环球资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9.

[738]陈一丹. 珠海市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及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739]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李培林,刁鹏飞.我国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中国经贸导刊,2009(08):14-16.

[740]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李培林,李炜,范雷.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特点和变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02):97-103.

[741]刘天喜,傅艳蕾.中国社会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视野,2009(02):29-32.

[742]刘元春,孙立.“人口红利说”:四大误区[J].人口研究,2009,33(01):81-90.

[743]宣昱婷.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乡镇经济,2009,25(11):119-122.

[744]路冬玲.关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7-19.

[745]宋晓梧.建国60年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0):6-14.

[746]黄泰岩.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调整[J].党政干部学刊,2009(10):33-35.

[747]薛宗梅.当前改善民生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09):9-10.

[748]田合军. 从东航集体返航事件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D].山东大学,2009.

[749]杜鑫.失业理论述评[J].晋阳学刊,2009(05):45-49.

[750]陈如.代际分流:当前农民工就业的必然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9(09):98-105.

[751]顾耀欣.农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投向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09):22-26.

[753]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必然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4):22.

[753]刘景臣.转型期的社会群体利益矛盾和协调机制建设[J].社科纵横,2009,24(08):9-10+24.

[754]陈婵娟.任重道远: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04):79-81.

[755]江崇莲.促进城市低保对象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交流,2009(08):131-133.

[756]姚亮.社会结构视野下的社会风险探析[J].学习与实践,2009(07):121-126.

[757]杨强. 环球资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9.

[758]王舒怀,李鹤.透视农民工养老体制困局[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06):51-53.

[759]王晓薇.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儿童美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

[760]邵长存.把刺激消费需求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J].消费导刊,2009(10):2.

[761]易培强.扩大消费需求不容忽视可持续消费[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03):1-6.

[762]伍义林.提倡“用脚决策”[J].刊授党校,2009(04):45.

[763]观其.核心是变革影响力实现方式——如何认识报业数字化、全媒体的种种探索[J].青年记者,2009(06):26-27.

[764]刘天喜,傅艳蕾.中国社会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视野,2009(02):29-32.

[765].资讯快递[J].廉政瞭望,2009(02):4-5.

[766]刘元春,孙立.“人口红利说”:四大误区[J].人口研究,2009,33(01):81-90.

[767]黄泰岩.保增长的扩内需政策组合[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08(00):1-5.

[768]赵卫华,汤溥泓.消费对中国城镇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CSS 2013年数据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63-69.

[769]梅正午,孙玉栋,丁鹏程.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居民获得感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5):141-144.

[770]赵文龙,代红娟.显现的张力: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社会学评论,2019(05):41-54.

[771]叶鹏飞.新时期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地位及其保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62-170.

[772]邢中先,张平.民族地区70年扶贫政策回顾与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05):38-46.

[1]蔡宏波,叶坤,万海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生育影响住房需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9(04):92-104.

[2]张磊.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及其构建可行性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08):39-50.

[3]胡建国,李伟,蒋丽平.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及趋势研究——基于中国社会流动变化的考察[J].行政管理改革,2019(08):58-66.

[4]李旭洋,李通屏,邹伟进.互联网推动居民家庭消费升级了吗?——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4):145-160.

[5]谢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04):84-91.

[6]陈茁,罗教讲.我国居民群际冲突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28-41.

[7]陈咏媛.新中国70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回顾与展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4):18-28.

[8]李凤翔.患方对医方信任中的能力期望与道德期望——基于网络大数据与社会状况调查的实证研究[J].江汉学术,2019,38(04):5-16.

[9]张云英,马文文.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3):80-84.

[10]马永强. 分配正义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

[11]李泽. 转型期中国医患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2]胡建国,裴豫.中国公众环境意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后物质主义理论视角的研究[J].晋阳学刊,2019(03):101-107.

[13]李瑞琴,肖忠意.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决策机制——基于城市归属感视角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9,36(04):16-23.

[14]郑扬. 老年人普遍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15]黄永亮.中国“90后”青年的社会质量评价研究——一项基于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青年研究,2019(03):13-25+94.

[16]麻宝斌,马永强.公平感影响政府信任的绩效评价路径分析[J].学习论坛,2019(04):56-61.

[17]叶闽慎.主客观生活质量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9(04):42-53.

[18]徐超,魏天保,杨政宇.教育程度与乡城移民城市融入——基于身份认同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9,21(02):80-92+105.

[19]杨迪. 社会资本、社会排斥与中国居民维权抗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20]马原. 社会分化对中国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21]刘庆帅. 新时代中国青年政治态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22]侯江红,刘文婧.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2):105-112.

[23]王俊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应急管理创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5):22-27.

[24]秦广强,张美玲.“类聚群分”: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多元构成及其多维政治取向[J].社会,2019,39(02):107-132.

[25]柳建坤,许弘智.利益威胁、政府工作满意度与市民对进城农民的接纳意愿 基于CS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2019,39(02):133-159.

[26]吴新慧,陈云松.在线沟通对青年人际关系的影响[J].青年研究,2019(02):38-49+95.

[27]崔岩,黄永亮.中国社会质量研究——不同阶层社会质量评价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9(02):44-57.

[28]马永强,麻宝斌.社会公平影响政府信任的制度和文化路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2(02):119-128.

[29]高明月. 中国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动态研究[D].沈阳医学院,2019.

[30]张永丽,徐腊梅.互联网使用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基于甘肃省1735个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9(02):42-59.

[31]张晨明.浅析我国的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CSS数据库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03):42-47+53.

[32]桑林.社会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8(06):31-45.

[33]黄博函,谢嘉丽.“模糊—冲突”模型下的私营企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偏差研究[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8,15(02):90-104.

[34]宁越敏,杨传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J].地理研究,2019,38(01):23-32.

[35]田雅娟,刘强,冯亮.中国居民家庭的主观贫困感受研究[J].统计研究,2019,36(01):92-103.

[36]吕小康.医患“获得感悖论”及其破局——兼论作为社会心理学议题的医患关系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76-86.

[37]郭哲敏.新时代文献资源共享创新模式探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资源建设与服务优化[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9,9(01):114-121.

[38]漆海霞,林圳鑫,兰玉彬.大数据在精准农业上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01):1-10.

[39]张黎莉,严荣.农民工在流入地住房困难的代际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1):150-158+175.

[40]王三秀,高翔.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分层逻辑、耦合机理及精准脱贫——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1):19-30.

[41]王俊秀,刘晓柳.现状、变化和相互关系: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及其提升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19(01):41-49+258.

[42]赵卫华,汤溥泓.消费对中国城镇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CSS 2013年数据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63-69.

[43]梅正午,孙玉栋,丁鹏程.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居民获得感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5):141-144.

[44]袁浩,陶田田.互联网使用行为、家庭经济状况与获得感——一项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社会发展研究,2019,6(03):41-60+243.

[45]曹志刚,黄玉麟.谁进入了优势专业?——以H大学本科生抽样调查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9(08):77-87.

[46]陈云松,范晓光,龚华燕.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9,40(03):70-88.

[47]钱力,倪修凤,宋俊秀,曹巍.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及贫困重心迁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04):33-38.

[48]崔岩,黄永亮.中国社会质量研究——不同阶层社会质量评价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19(07):56-58.

[49]王瑜.电商参与提升农户经济获得感了吗?——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19(07):37-50.

[50]刘玉侠. 充分发挥回流农民工的重要作用[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7-25(001).

[51]张文洲,梁家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3):198-201.

[52]罗淇中,杨淅如.村民获得感对其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基于CNSDA“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调查”数据库的实证分析[J].西部学刊,2019(12):14-17.

[53]李婧. 基于地区收入差距的贫困线的测度及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54]云美丽. 我国公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D].内蒙古大学,2019.

[55]马天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6]马永强. 分配正义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

[57]李泽. 转型期中国医患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8]穆伟超.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9]郑扬. 老年人普遍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60]王增强. 家庭禀赋、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1]李美婧. 中国城乡家庭对医生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62]申爱超. 新时代公民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9.

[63]张文玲. 当代青年社会信任国际比较与启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64]李璐. 高校科研数据机构库联盟的数据服务模式选择研究[D].武汉大学,2019.

[65]刘少宁. 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6]袁谅. 媒介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

[67]刘庆帅. 新时代中国青年政治态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68]杨迪. 社会资本、社会排斥与中国居民维权抗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69]于铁山.我国农业户籍人口就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3)[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3-18.

[70]马原. 社会分化对中国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71]武玲玲,周凤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可行性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18(04):61-65.

[72]谢熠.转型期青年社会心态的现状与特征——基于公平感、安全感视角的实证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28(06):27-31+36.

[73]王琳云. 社区服务的居民获得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8.

[74]王娟.农村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公民社会思潮省思——基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度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8(06):128-141.

[75]柳建坤,张柏杨,陈云松.社会融合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户籍分化效应——基于CS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发展研究,2018,5(04):127-153+244-245.

[76]李炜.中等收入群体的价值观与社会政治态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1-10.

[77]任莉颖.社会质量测量与公众社会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11-22.

[78]黄永亮,崔岩.社会歧视对不同收入群体社会公平感评价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23-32.

[79]郝龙,王志章.互联网负面新闻偏好对患方信任的影响——基于网络新闻大数据与CSS2013的实证研究[J].学术论坛,2018,41(04):38-47.

[80]于铁山.农村女性的人际信任取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3)[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5):40-46+79.

[81]赵琳琳,张洋.住房面积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2015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8(30):24-33.

[82]吴忠民.中国道路与现代化内生动力[J].中共党史研究,2018(10):5-17.

[83]黄宝荣,刘宝印,洪志生,王鑫,樊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综合研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0):1072-1082.

[84]吴忠民.现代人何以愈益离不开社会公正[J].社会科学,2018(10):59-70.

[85]周晓蒙.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对城镇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8(05):31-40.

[86]龚紫钰.社会质量与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J].青年探索,2018(05):80-90.

[87]朱志玲.矛盾遭遇对基层政府评价的影响——以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为中介变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5):97-109.

[88]杜汋,孙华君,邹佳辰,刘茜.中国卫生筹资的垂直公平与水平公平[J].卫生软科学,2018,32(09):20-23.

[89]韩俊.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J].管理世界,2018,34(08):1-10.

[90]叶穗冰.当代中国“佛系青年”价值观初探[J].理论导刊,2018(08):63-67.

[91]崔岩,黄永亮.中国社会质量指标指数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4):84-90+150.

[92]许道钧.基于Logistic模型的被征地农民征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4):133-136.

[93]孙三百.住房产权、公共服务与公众参与——基于制度化与非制度化视角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18,53(07):75-88.

[94]冷晨昕,祝仲坤.互联网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效应研究[J].南方经济,2018(08):107-127.

[95]王俊秀.新社会阶层与社会凝聚力:社会心态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05):37-45.

[96]吕小康,黄妍.如何测量“获得感”?——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05):46-52.

[97]吴清华,冷晨昕,祝仲坤.人情消费与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来自2015年CSS的经验证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28-136+172-173.

[98]李升,黄造玉.流动农民的社会认同分化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4):40-52.

[99]虞新胜,朱佰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调查问卷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2):139-144.

[100]张茜. 多维贫困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101]赵延东,李睿婕,何光喜.新时期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社会功能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8(06):47-55.

[102]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联合课题组,孙晋.县域金融、信用缺失与实体经济发展——基于冀晋蒙59个县样本的实证分析[J].华北金融,2018(06):69-75.

[103]何蜜月. 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8.

[104]王建武. 社会分层视角下政治信任变迁(2006-2015)[D].吉林大学,2018.

[105]彭铭刚,钟晓慧.中国公众空气质量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层级定序因变量模型的宏微观互动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03):133-144.

[106]王浩名.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转变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8(03):25-36.

[107]李佳蔓.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8]王超群,陶丽丽.大数据视角下的医疗保险全民覆盖[J].江汉学术,2018,37(03):11-18.

[109]薛君.适度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调整[J].人口与社会,2018,34(03):72-80.

[110]邹宇春,茅倬彦.人情支出是家庭负担吗——中国城镇居民的人情支出变化趋势与负担假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3):46-54.

[111]冯帅帅,罗教讲.中国居民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经济激励、国家供给与个体特质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35-44.

[112]李飚.互联网与创业——基于北京市青年创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05):114-129.

[113]王卫城. 非正规城市化社会空间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114]张媛媛.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15]曹婧甜. 城镇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16]黄清泉. 社会分层对地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效应[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

[117]刘森林,尹永江.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12-21.

[118]朱迪.白领、中产与消费——当代中产阶层的职业结构与生活状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1-11.

[119]高翔,王三秀.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测度与致因*——兼与非民族地区对比[J].广西民族研究,2018(02):135-144.

[120]吴开泽,魏万青.住房制度改革与中国城市青年住房获得——基于住房生涯视角和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的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8,11(02):36-61+190.

[121]杨小科,王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与家庭住房投资——基于CSS(2006—2015)五轮调查数据的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8,11(02):73-89+191.

[122]万仞梅. 公众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23]蔡思斯.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获得感与阶层认同——基于全国六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03):96-104.

[124]王鑫. 中产阶层的焦虑和不安全感[D].浙江大学,2018.

[125]王惠阳. 东北三省社会质量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8.

[126]徐素.日本的城乡发展演进、乡村治理状况及借鉴意义[J].上海城市规划,2018(01):63-71.

[127]孙娜娜.人文社科领域调查数据来源分析[J].调研世界,2018(02):45-48.

[128]高翔,王三秀.农村居民家庭资产贫困的多维测度与致因[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10):37-45.

[129]徐广路.养老保障满意度对农民工社会冲突意识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02):49-57+191.

[130]周霓羽. 中国政府形象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31]石国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1):19-25.

[132]卢海阳,邱航帆,杨龙,钱文荣.农民工健康研究:述评与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18(01):110-120.

[133]王春光,赵玉峰,王玉琪.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层的新动向[J].社会学研究,2018,33(01):63-88+243-244.

[134]王洪斌,刘吉昌.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耦合与实现路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3-9+2.

[135]祝仲坤,冷晨昕.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来自CSS2013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8(01):78-90.

[136]贾志科,罗志华.我国生育意愿研究述评与展望(1982—2016年)[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01):152-160.

[137]李春玲.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特征与新时代“精准扩中”策略[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2(01):27-32.

[138]袁微,黄蓉.性别比例失衡对消费的影响——基于婚姻匹配竞争和家庭代际关系视角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0(02):15-27.

[139]黄博函,谢嘉丽.“模糊—冲突”模型下的私营企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偏差研究[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8,15(02):90-104.

[140]杨德生. 高质量发展人民获得感指数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A].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8年(第六届)全国统计建模大赛论文集[C].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8:53.

[141]程颖. 重庆市Y区小学教师获得感现状及管理对策[D].重庆大学,2018.

[142]许琪. 多维度寻求社会学定量研究新突破[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9-19(006).

[143]丁茜. 社会公平、国家认同与官员信任[D].南昌大学,2018.

[144]兰志文. 网络吐槽中的仇富现象研究及其文化反思[D].暨南大学,2018.

[145]张茜. 多维贫困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146]王蒙. 外媒涉华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研究[D].湘潭大学,2018.

[147]何蜜月. 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8.

[148]伍秋娟. 社会工作介入北京市Z村社区服务实践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8.

[149]张瀚月. 父母政治资本对子女创业决策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150]樊扬扬. 安徽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管理人员环境意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

[151]王建武. 社会分层视角下政治信任变迁(2006-2015)[D].吉林大学,2018.

[152]李佳蔓. 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53]陈小霞. 我国非正规就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新疆财经大学,2018.

[154]李文彬. 当前城镇女性就业状况及其微观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大学,2018.

[155]董晓爽. 农村贫困治理中的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研究[D].济南大学,2018.

[156]简夏茵. 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与二孩生育决策冲突及社会支持关系的质性与量性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8.

[157]张媛媛.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58]闭珎尔. 不同社会阶层生活满意度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59]冯帅帅. 我国国民的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60]关富鹏. 教育程度和生活状况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8.

[161]曹婧甜. 城镇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62]孙帅乐.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类型的代际差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8.

[163]黄清泉. 社会分层对地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效应[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

[164]杨艺贤. 劳动合同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武汉大学,2018.

[165]王卫城. 非正规城市化社会空间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166]宋小尊. 城市居民对警察信任的差异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167]宁爽. 沈阳市在校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研究[D].辽宁大学,2018.

[168]万仞梅. 公众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169]王鑫. 中产阶层的焦虑和不安全感[D].浙江大学,2018.

[170]朱明宝. 人口流动对我国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

[171]赵玉峰. 多措并举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02(005).

[172]王惠阳. 东北三省社会质量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8.

[173]周霓羽. 中国政府形象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8.

[174].以团为媒 助力青年觅良缘 青上加亲 促进团青心相通——沧州市城市青年婚恋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J].中国共青团,2018(01):66-68.

[175]祝仲坤,冷晨昕.互联网与农村消费——来自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证据[J].经济科学,2017(06):115-128.

[176]谢熠.客观阶层地位与主观阶层认同——基于CSS2013的实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6):11-15+29.

[177]王浩名,祝灵敏.二孩政策下人口增长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06):32-38.

[178]刘兹恒,曾丽莹.我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调研与比较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7(06):90-95.

[179]梁樱.环境污染感知与精神健康不平等——基于压力过程模型的视角[J].社会发展研究,2017,4(04):43-65+238.

[180]沈瑞英,周霓羽.中国政府形象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基于CSS2013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6):94-103.

[181]赵晓歌.我国80后、90后青年福利意识形态比较研究——基于CSS2013数据的对比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86-91.

[182]庞洪伟,巩艳红.幸福感对城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7(10):48-56.

[183]梁樱,侯斌,李霜双.生活压力、居住条件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7(09):94-103.

[184]马秋月,刘民.中国人群生育意愿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09):644-648.

[185]束锡红.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证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56-61.

[186]郭天宝,周亚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结构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7(09):80-87.

[187]龙晓君,郑健松,李小建.“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预测研究[J].经济经纬,2017,34(05):128-134.

[188]崔岩,黄永亮.中等收入群体客观社会地位与主观阶层认同分析——兼议如何构建主观阶层认同上的橄榄型社会[J].社会发展研究,2017,4(03):191-206+245.

[189]吕鹏,范晓光.中等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户籍与教育的视角[J].青海社会科学,2017(04):133-140.

[190]陈旭峰.老年人养老保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CSS(2013)问卷数据的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04):56-62.

[191]吴新慧.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及其影响研究——基于CSS(2013)数据的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04):63-72.

[192]尹木子,崔岩,高海珍.中美公民参与环保组织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2017(04):56-65+95-96.

[193]李春华,宁波.当前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三个着力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7):76-82.

[194]王润.促进还是抑制?互联网使用对公民参与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7):134-140.

[195]曹建美. 收入不平等、礼金支出与农户消费[D].山西财经大学,2017.

[196]谢熠,罗教讲.中国居民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决定论与相对剥夺论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29-36.

[197]贾晓旭.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98]谢建社,范银芝.八大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述评[J].青年探索,2017(03):46-57.

[199]张意燕.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女性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00]李升.主客观阶层位置与社会政治态度研究——兼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稳定器”功能[J].社会发展研究,2017,4(02):73-88+243-244.

[201]朱博文,罗教讲.互联网使用会影响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吗?——基于数据CSS2013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7(03):70-78.

[202]刘森林.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环境意识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年数据[J].中国青年研究,2017(05):84-90+73.

[203]李强,赵罗英.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和中等生活水平研究[J].河北学刊,2017,37(03):151-157.

[204]李雪石,王蒲生,张猛.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外社会科学研究评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02):80-91.

[205]申云,贾晋.香烟社交、圈子文化与居民社会阶层认同[J].经济学动态,2017(04):53-63.

[206]彭寅,谢熠.社会资源、道德基础与普遍信任——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4):43-50.

[207]牛文杰. 优势视角下社工介入单亲家庭子女学业困难的个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08]张中. 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09]龙海燕. 西部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

[210]祝仲坤,冷晨昕.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7(03):98-109.

[211]蔡宏波,李明洲.少数民族家庭消费结构与特征——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民族研究,2017(02):44-54+124.

[212]王晓楠,瞿小敏.生态对话视阈下的中国居民环境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CSS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术研究,2017(03):62-70.

[213]蒲杰.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214]王水珍,王舒厅.人力资本失灵与马太效应:教育对职业分层的两极分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2):88-95.

[215]张延吉,张磊.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及异质性特征——兼论三大理论的适用性[J].人口学刊,2017,39(02):88-99.

[216]范雷.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结构分析:2006—2015[J].河北学刊,2017,37(02):168-172.

[217]朱迪.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趋势:2006—2015[J].河北学刊,2017,37(02):172-176.

[218]王晓晖,风笑天.定性研究的结论外推逻辑和抽样技巧[J].贵州社会科学,2017(03):87-92.

[219]唐荣呈.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D].东北大学,2017.

[220]孙菲. 辽宁省成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医学院,2017.

[221]刘杏.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抑郁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22]杨城晨. 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D].上海大学,2017.

[223]洪岩璧,陈云松.教育影响健康的群体差异(2005—2012):资源替代与劣势叠加[J].社会发展研究,2017,4(01):1-18+242.

[224]李培林.中国跨越“双重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J].劳动经济研究,2017,5(01):3-20.

[225]胡守勇.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溯源与演进历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2):21-28.

[226]关晓斌,伍聪.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新型智库信息支持平台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7(02):37-41.

[227]刘强. 中国水稻种植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7.

[228]郭月青,史凯亮.2016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专题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7(01):126-128.

[229]高海珍.从社会质量看中国农村民生建设--基于“2013CSS”农村样本的分析[J].人口与社会,2017,33(01):52-62.

[230]叶闽慎.年龄对农民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汉论坛,2017(01):141-144.

[231]俞国良,赵凤青.社会转型:国民信任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河北学刊,2017,37(01):148-154.

[232]王晓楠,刘琳.中国居民环境行为意愿的多层分析——基于2013年CSS数据的实证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01):80-90.

[233]罗劲博,罗进辉.社会信任的市场稳定效应研究——基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视角[J].当代会计评论,2017,10(02):41-68.

[234]王慕文. 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

[235]姜文君. 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8.

[236]邹霞,谢金文.互联网使用对在校大学生麻醉功能的影响研究——以上海高校大学生为例[J].新媒体与社会,2017(02):174-189.

[237]李培林. 我国跨越双重“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N]. 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07-15(003).

[238]张慧. 企业获配公租房规模对企业所得税贡献率的影响评估[D].深圳大学,2017.

[239]曹建美. 收入不平等、礼金支出与农户消费[D].山西财经大学,2017.

[240]杜素珍. 房价对我国家庭规模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7.

[241]文敏. 体制分割下的职业地位获得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

[242]贾晓旭.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43]谷元军. 习近平廉政思想研究[D].大理大学,2017.

[244]张意燕.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女性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45]王沛沛. 培育当代青年积极的社会态度[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03(006).

[246]黎殿灿.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非均衡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47]王欢. “亲职认知”与“亲职能力”:非正规就业双职家庭“成长”的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48]康君红. 基于养老金收支平衡的退休年龄预测[D].天津财经大学,2017.

[249]范庆仙. “全面二孩”新政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之冲突与调适[D].云南财经大学,2017.

[250]吴轩.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7

[251]邹文静. 子女性别对家庭消费支出决策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7.

[252]郑玉琴. 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17.

[253]郑国才. 新常态背景下失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7.

[254]牛文杰. 优势视角下社工介入单亲家庭子女学业困难的个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55]张中. 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56]龙海燕. 西部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

[257]蒲杰.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258]刘杏.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抑郁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59]唐荣呈.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D].东北大学,2017.

[260]赵一洁. 从“多子多福”到“拒做孩奴”的生育观变更[N].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02-12(011).

[261]陈云松,范晓光.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J].中国社会科学,2016(12):109-126+206-207.

[262]余慧.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理问题及其出路[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63]韩家平.关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再认识[J].征信,2016,34(11):1-4.

[264]周霞.大数据趋势下的社科数字资源构建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6(06):80-84.

[265]李路路,朱斌,李才香.走向成熟的经验研究——写于《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J].社会学研究,2016,31(06):25-48+242.

[266]李炜.与时俱进: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调查研究的发展[J].社会学研究,2016,31(06):73-94+243.

[267]王建武.互联网使用、在线政治讨论与政治参与[J].青年研究,2016(06):32-40+92.

[268]史毅.户籍制度与家庭团聚——流动人口流入地的身份认同[J].青年研究,2016(06):11-20+91.

[269]李炜.近十年来中国公众社会公平评价的特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3-14.

[270]范雷.当前中国住房状况与住房不平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25-33.

[271]于铁山.地方政府反腐败绩效的社会评价研究——以CSS2011调查数据为基础[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28(06):36-41+65.

[272]蒋叶莎,罗教讲.政治资本与政府信任——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10):77-83.

[273]朱安新,高熔.日本独居老年人的孤独死感知——基于日本内阁府“独居老年人意识调查(2014年)”数据[J].贵州社会科学,2016(10):119-126.

[274]谢熠.转型期社会公平感现状及变迁——基于CSS2006和2013的对比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09):47-52.

[275]王沛沛.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态度及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16(05):47-56+95.

[276]李洁.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性别平等观念与实践[J].妇女研究论丛,2016(05):122-126.

[277]程雅馨,何勤.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形势下女性生育二孩意愿与女性权益保护[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30(04):99-107.

[278]李志,李雪峰.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以中国4011个城镇家庭为例[J].城市问题,2016(07):87-94.

[279]梁樱.工作状态对城镇已婚女性精神健康的影响——基于CSS 2013的实证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6(04):100-110.

[280]朱博文,许伟.我国居民社会公平感与普遍信任关系研究——基于CSS2013的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6(07):46-53.

[281]陈新宇,裴志军.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影响——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04):83-90.

[282]李小元. 陕西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6.

[283]林寒,罗教讲.互联网社会实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的变革与进步——基于国外已有成果的分析[J].科学与社会,2016,6(02):67-84.

[284]王媛璘. 市场转型理论视角下的中产阶级发展获益感受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

[285]钱少佳. 儒家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6.

[286]王伟进.城乡困难家庭的求助网络及其政策启示[J].人口与经济,2016(03):115-125.

[287]朱迪.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6,31(03):193-217+246.

[288]何耀. 制度、资本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D].浙江师范大学,2016.

[289]张海东.中国社会质量研究的反思与研究进路[J].社会科学辑刊,2016(03):124-128.

[290]田丰,孙正昕.青年对政府评价的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16(03):11-20+94.

[291]沈婷婷.社会学研究者对二手数据利用行为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05):95-100.

[292]王同益.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与阻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6.

[293]岑梦璐. 我国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特征差异比较[D].暨南大学,2016.

[294]张艳煦. 论提升社会安全感的法治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95]尹木子.女性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2):94-102.

[296]陈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297]申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建构青少年同辈支持网络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6.

[298]杨蓉. 中学生同辈群体学校人际交往支持网络建构过程的社工介入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99]苏丽锋.少数民族职业地位与社会态度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J].民族研究,2016(02):42-54+124.

[300]林莉萍. 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的基层政府“俘获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01]郑永流.“中国问题”及其法学辨析[J].清华法学,2016,10(02):5-20.

[302]马德浩.我国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体育科研,2016,37(02):43-52.

[303]黄鹏,汪冬冬.警察信任状况分析研究与建设建议[J].天津法学,2016,32(01):102-107.

[304]徐海东.家庭认同的代际差异与变迁趋势探究[J].青年研究,2016(02):49-57+95.

[305]王晓楠.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中国社会风险治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2):87-94.

[306]王军,王广州.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16,38(02):5-17.

[307]孟祥瑞.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08]李玉然. 政府医疗救助与慈善医疗救助的衔接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309]李梦姣. 北京两类户籍流动群体的社会融合差异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10]王俊秀.社会心态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6(01):15-21.

[311]杨宜音.2015社会心态新特征[J].人民论坛,2016(04):78-80.

[312]尹木子.女性主妇化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6,22(01):19-27.

[313]金卉.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城乡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基于CSS 2006—2011数据的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16(01):50-57.

[314]王晓莹,罗教讲.生活境遇与政府工作满意度——基于对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1):107-111.

[315]马艳林.教育水平对失业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再解释[J].人口与经济,2016(01):89-97.

[316]冯婧.隐性因子对农民工归属感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01):53-61+111.

[317]叶闽慎,周长城.从观念到行为:教育、生态价值观与环保行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01):80-84.

[318]张琼.论“幸福城市”建设中的城市与幸福[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57-58.

[319]余慧.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理问题及其出路[D].陕西师范大学,2016.

[320]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黄晓钰. 农村小学生“流失进城”之问题探讨及原因分析[N]. 山西青年报,2016-10-29(003).

[321]张立龙. 转型社会的人口、家庭与分层[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8-10(006).

[322]杨继富,黄小娜.城市化进程中薄弱学校教师文化重建的几条建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7):44-45.

[323]张曙光. 培育社会信任是系统工程[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7-06(006).

[324]李小元. 陕西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6.

[325]邹宇春. 当前中国社会信任度调查[N]. 北京日报,2016-06-13(014).

[326]王瑞.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福利损失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

[327]邹宇春. 以制度建设提升社会信任度[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6-01(006).

[328]王媛璘. 市场转型理论视角下的中产阶级发展获益感受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

[329]钱少佳. 儒家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6.

[330]郑雄声. 晋江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创新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6.

[331]戴思源.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的结构性部门差异、隔离与不平等[D].浙江师范大学,2016.

[332]何耀. 制度、资本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D].浙江师范大学,2016.

[333]岑梦璐. 我国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特征差异比较[D].暨南大学,2016.

[334]张艳煦. 论提升社会安全感的法治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6.

[335]王同益.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与阻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36]陈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337]林莉萍. 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的基层政府“俘获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38]李玉然. 政府医疗救助与慈善医疗救助的衔接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

[339]李梦姣. 北京两类户籍流动群体的社会融合差异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40]孟祥瑞.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41]张丽萍. 全面二孩政策下二孩生育计划研究[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2-03(006).

[342]塔娜.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J].广西民族研究,2016(05):174-176.

[343]陈建伟.教育的婚姻回报:“学得好”与“嫁得好”[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17(06):22-34+100-101.

[344]李炜. 走向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16(008).

[345]王建武.互联网使用对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2):54-60.

[346]张兴月,张冲.农村居民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保障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5(11):59-64.

[347]张丽萍,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5(06):43-51.

[348]尹木子.家庭迁移背景下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5(11):24-30.

[349]樊平.以民生精准化应对农村空心化[J].江苏社会科学,2015(05):11-20.

[350]吴青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J].云南社会科学,2015(05):65-69.

[351]张晓瑾,关远.关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本地居民休闲生活的回归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5(16):252-255.

[352]陈建伟.民族身份对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J].民族研究,2015(04):22-32+123-124.

[353]范晓光,陈云松.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J].社会学研究,2015,30(04):143-168+244-245.

[354]吴青熹,陈云松.主观阶层如何影响自评健康——基于八年全国调查数据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5(07):60-68.

[355]张延吉,秦波.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收入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15,37(04):92-103.

[356]苏芷庭.机遇与压力下的中国服装零售业解析[J].特区经济,2015(06):76-79.

[357]杨欣. 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劳动力就业质量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

[358]陈云松,张翼.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与社会融合[J].中国社会科学,2015(06):78-95+206-207.

[359]方蔚琼. 我国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60]周卉.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D].吉林大学,2015.

[361]石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权利保障[D].清华大学,2015.

[362]关盛梅,何影,庞文.文化资本视阈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6):326-328.

[363]徐鹏. 生活的体验逻辑:湖北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64]陈晓毅. 基于年龄结构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365]彭寅. 人际信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66]王舒厅. 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历对职业地位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67]张雯婕.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群体性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68]林致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4):34-38.

[369]王震.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兼与城镇流动人口的比较[J].劳动经济研究,2015,3(02):41-61.

[370]姬明星.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71]王茂福,杨哲.经济地位预期、社会保障参与度与农民工城镇购房意愿[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02):100-108.

[372]王军.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视角[J].人口学刊,2015,37(02):26-33.

[373]李美宜. 习近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374]赵璐. “单独二孩”政策调整后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

[375]蒋亚丽,腾芸.教育的文化再生产与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2):45-51.

[376]聂爱霞,曹峰,邵东珂.老年人口养老居住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5(02):103-108.

[377]穆怀中,范洪敏.收入不平等认可影响机制:社会结构地位与流动性预期[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30(01):12-22.

[378]宋全成,文庆英.我国单独二胎人口政策实施的意义、现状与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1):122-129.

[379]刘苓玲,黄钢.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30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经评论,2015,6(01):143-160.

[380]赵宝福,黄振国.农户收入决定及其区域差异——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5(01):97-103.

[381]李培林,朱迪.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45-65+203.

[382]陈晓毅.城乡差异视角下养老负担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来自CSS的经验证据[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27(06):111-115+132.

[383]韩艳. 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384]范雷. 多举措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23(006).

[385]李炜. 走向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16(008).

[386]丁煜,杨雅真.经济发达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经验与隐忧——基于广东个案的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5,22(02):99-113.

[387]刘苓玲,徐雷.中国地区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差距的度量与分解:1997—2013年[J].社会保障研究,2015,22(02):154-165.

[388]杨欣. 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劳动力就业质量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

[389]石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权利保障[D].清华大学,2015.

[390]陈操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途径探析[D].南昌大学,2015.

[391]方蔚琼. 我国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92]周卉.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D].吉林大学,2015.

[393]徐鹏. 生活的体验逻辑:湖北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94]胡梦弟. 不同地区农村基层干部社会态度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95]陈晓毅. 基于年龄结构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396]焦惠芳. 传播学语境下农民工代际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

[397]张雯婕.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群体性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98]王舒厅. 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历对职业地位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99]李岚. 市民化背景下农民工预期生活质量指数的测算[D].天津财经大学,2015.

[400]许琼佳. 地区间居民卫生福利差距:人口与公共卫生支出的不匹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401]柴龙.风险社会视阈的环境突发性事件防控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329-330.

[402]马洁. 山西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03]李美宜. 习近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404]赵璐. “单独二孩”政策调整后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

[405]杨继富. 城市化进程中薄弱学校教师文化变革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406]郑双双. 农民工工资水平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5.

[407]种珮韵.基于社区融入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问题探究[J].商,2015(02):92.

[408]李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众认可度分析[N]. 经济日报,2014-12-02(013).

[409]韩艳. 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410]臧其胜. 态度、行动与结构:福利中国的演进逻辑[D].南京大学,2014.

[411]方师师,郭文丰.转型社会中的政治信任与网络抗议——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2014)的因子分析[J].新闻大学,2014(06):82-88.

[412]张秀娟,胡建国.扩招背景下家庭对教育平等影响的演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06):114-121.

[413]武晨. 我国青年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

[414]王阳.我国城镇化中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14,7(02):107-127.

[415]田丰,刘雨龙.高等教育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影响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5):51-61.

[416]胡浩.《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出版[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1(01):112.

[417]徐万里,钱锡红.劳资博弈与企业规模对养老参保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证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05):135-143.

[418]崔岩.中国公民环境组织响应的动机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05):104-110.

[419]李炜.社会共识与分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05):97-103.

[420]周全德.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学理论建构[J].学术界,2014(09):69-81+308.

[421]方绍波.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服务型警务构建[D].苏州大学,2014.

[422]周长城,徐鹏.社会地位与生活体验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中国村镇居民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4):91-96.

[423]王健,惠锐.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及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8):29-36.

[424]臧其胜.证据为本:福利治理的行动准则[J].社会保障研究,2014(04):98-105.

[425]刘强. 地位争得:流动人口的地位获得研究[D].清华大学,2014.

[426]周侃. 公交舒适度及其对城市交通结构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427]张品. 制度与观念:城镇化与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消费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14.

[428]黄泰岩.2013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4(05):4-16.

[429]苑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4.

[430]周晓宁. 失地农民身份适应过程的研究:社会距离理论视角[D].沈阳师范大学,2014.

[431]金羽. 云南青年女性吸毒成因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32]黄瑶. 精神福利对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33]韩俊强. 农民工城市融合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34]刘婧. 家庭伦理的松动:“临时夫妻”的婚姻、家庭、生育与性[D].武汉大学,2014.

[435]王光路. 身份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36]常达伟. 民生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幸福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437]朱珠. 宋代宗族福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38]郝辰昊. “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39]李春玲.“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14(04):66-77+205.

[440]顾辉.近十年来中国社会流动研究的新进展——社会流动视野下的“X二代现象”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14,37(04):82-89.

[441]齐雪. 影响面访问卷单元无应答的因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42]刘鹏宇. 婚姻、生育与幸福感[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43]吕淑荣,苏健,向全永,武鸣.关于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技术的若干思考[J].疾病监测,2014,29(03):247-249.

[444]陈涛.中国的环境抗争:一项文献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01):33-43+90.

[445]黄忠,唐小松.中国“危机公共外交”:形势、问题与对策[J].现代国际关系,2014(03):39-48+64.

[446]张品,林晓珊.制度与观念:城镇化与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消费选择[J].青年研究,2014(02):62-72+95-96.

[447]靳永爱.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事实与启示[J].人口研究,2014,38(01):3-17.

[448]臧其胜. 态度、行动与结构:福利中国的演进逻辑[D].南京大学,2014.

[449]邓之湄. 寻求公平与发展平衡点[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14(A01).

[450]侯刚. 长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受益情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51]王阳.我国城镇化中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14,7(02):107-127.

[452]方绍波. 面向新型城镇化的服务型警务构建[D].苏州大学,2014.

[453]吴海娇. 东北地区人情消费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4.

[454]孙红霞. 90后大学生文化自觉及其提升路径探索[D].西北大学,2014.

[455]顾仲阳. 保障公平竞争 畅通向上通道[N]. 人民日报,2014-06-08(011).

[456]刘强. 地位争得:流动人口的地位获得研究[D].清华大学,2014.

[457]张品. 制度与观念:城镇化与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消费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14.

[458]苑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4.

[459]金羽. 云南青年女性吸毒成因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60]黄瑶. 精神福利对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61]常达伟. 民生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幸福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462]朱珠. 宋代宗族福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63]杜娜梅. 政务微博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及实现[D].河北经贸大学,2014.

[464]张琪. 武汉市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65]谷玉良. 城市混合社区农民工与市民的融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66]王光路. 身份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67]韩俊强. 农民工城市融合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68]刘婧. 家庭伦理的松动:“临时夫妻”的婚姻、家庭、生育与性[D].武汉大学,2014.

[469]郝辰昊. “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70]韩文雅. 我国社会生活质量区域比较与提升策略[D].山东大学,2014.

[471]张宏.兜住民生“底线”[J].中国报道,2014(04):26-27.

[472]齐雪. 影响面访问卷单元无应答的因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73]刘鹏宇. 婚姻、生育与幸福感[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74]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民众心目中的中国梦[N]. 中国教育报,2014-03-28(006).

[475]祁麟,李林.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政策选择性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14(01):36-39.

[476]邢琦.简析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经济学派就业理论[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6):124-125.

[477]刘维贵.“大数据”研究综述[J].办公自动化,2014(01):27-30.

[478]王晓晖,柏琳洁.近年来我国问卷调查方法的新发展[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34-37.

[479]王阳.加快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J].中国发展观察,2013(11):46-49.

[480]魏一夫. 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单元板式无砟轨道和隧道的动力分析[D].中南大学,2013.

[481]吴晓梅.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

[482]杨政.论当代中国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J].未来与发展,2013,36(09):45-48.

[483]江苏省句容监狱课题组,王正清,孙银军.监狱工作的社会责任体系构建(下)——社会管理创新形势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12(05):1-7.

[484]王军,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13(04):26-35+126.

[485]朱迪.城市化与中产阶层成长——试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论扩大消费[J].江苏社会科学,2013(03):70-76.

[486]冯蕾,周晶.政府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述评[J].统计研究,2013,30(06):78-84.

[487]井世洁,杨宜音.转型期社会信任感的阶层与区域特征[J].社会科学,2013(06):77-85.

[488]刘慧.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就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489]方俊.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90]张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491]卢蝶.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与个人交通服务属性及竞争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92]张晓晨. 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意愿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93]陈蓉. 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94]谢燃岸. 遭遇城市: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D].南京大学,2013.

[495]郑涛.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96]张湘富. 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97]辛闻.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498]栗琳.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3.

[499]刘冰洁. 转型期我国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困境及解决路径分析[D].重庆大学,2013.

[500]郭晓东.从“科学发展观”到“政府绩效”的转化路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4):72-77.

[501]覃国慈.当前社会心态盘点与调适[J].新疆社科论坛,2013(02):42-47.

[502]张家辉.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503]黄慧娟.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04]丁威. 城郊外来务农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505]朱会明.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其制约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506]李晶. 从科层制理论视角看中国公务员考录笔试[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

[507]汪远忠. 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08]张林. 中国潜在GDP增长率的测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09]朱梦颖.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培育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3.

[510]熊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法学审视——兼评《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J].经济法论坛,2013,10(01):308-317.

[511]席涛.立法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下)——以中国立法评估为例[J].政法论坛,2013,31(01):21-32.

[512]林毅.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现状评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1):61-69.

[513]中共成都龙泉驿区委党校课题组,杨发刚,陈晓敏.城乡统筹进程中新市民城市适应性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怡和新城为例[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06):73-77.

[514]临风.数据“说话”应科学[J].发明与创新(A),2013(12):20-21.

[515]王红英. “单独二胎”启动 新政将刺激母婴市场[N]. 企业家日报,2013-11-25(013).

[516]张继刚. 浅议建立人居景观准则的意义[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22.

[517]郝欣. 在龙江大地上耕耘学术理想[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04(A03).

[518]魏一夫. 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单元板式无砟轨道和隧道的动力分析[D].中南大学,2013.

[519]临风. “用数据说话”应更重视“科学性”[N]. 科技日报,2013-10-18(008).

[520]王阳.加快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2013(10):38-39+58.

[521]王健,李俊轶.当前扩大消费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04):89-94+101.

[522]姜丽伟.消费文化与室内陈设艺术[J].艺术教育,2013(08):176.

[523]席宝辉. 山西省中小城市居民人情消费研究[D].西北大学,2013.

[524]刘慧.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就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525]卢蝶.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与个人交通服务属性及竞争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26]刘苓玲,徐雷.失业保险金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劳动供给与居民福利[J].社会保障研究,2013,17(01):157-167.

[527]张晓晨. 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意愿研究[D].复旦大学,2013.

[528]罗新武. 基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

[529]谢燃岸. 遭遇城市: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D].南京大学,2013.

[530]辛闻.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531]栗琳.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3.

[532]刘冰洁. 转型期我国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困境及解决路径分析[D].重庆大学,2013.

[533]赵一鸣.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报道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34]周伟. 我国廉政建设中公民参与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3.

[535]郑霞. 不同信息框架下物价变化对通胀感知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3.

[536]张家辉.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537]黄慧娟.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38]丁威. 城郊外来务农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539]朱会明.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其制约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540]李晶. 从科层制理论视角看中国公务员考录笔试[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

[541]张芳芳. 社会组织介入农村社区发展的途径和机制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

[542]张林. 中国潜在GDP增长率的测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43]朱梦颖.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培育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3.

[544]汪远忠. 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45].社科院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J].城市规划通讯,2013(04):13.

[546]赵春蕾. 黑龙江省地方政府扩大就业公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547]熊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法学审视——兼评《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J].经济法论坛,2013,10(01):308-317.

[548]焦琳.和谐社会进程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定位[J].改革与开放,2012(24):84.

[549]张丽萍.老年人口居住安排与居住意愿研究[J].人口学刊,2012(06):25-33.

[550]范雷.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J].江苏社会科学,2012(05):56-65.

[551]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社会,2012,32(05):1-24.

[552]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27(05):141-160+244.

[553]王广州,张丽萍.到底能生多少孩子?——中国人的政策生育潜力估计[J].社会学研究,2012,27(05):119-140+244.

[554]刘幼玉. 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555]刁鹏飞.城乡居民的公平意识与阶层认同——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初步报告[J].江苏社会科学,2012(04):107-113.

[556]谢颖. 占据社会科学的学术制高点[N]. 人民政协报,2012-08-06(C01).

[557]卢锋.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J].中国社会科学,2012(07):47-67+204.

[558]崔继伟. 性别歧视对中国城镇女性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559]张利国.我国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新探索[J].商业时代,2012(16):13-15.

[560]吴铀生,吴应芬.城市生活方式变革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06):117-122.

[561]饶武元.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62]黄凌云. 广西失业保险参保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563]陈正光. 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564]陆彦毓. 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2.

[565]黄长军. 微博问政与转型时期公共参与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66]张思宁. 转型时期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与发展[D].沈阳师范大学,2012.

[567]刘玲燕. “赶工时”游戏[D].中央民族大学,2012.

[568]刘红旭.现代性与中国农村家庭幸福[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2(02):114-118.

[569]杨娜. 微软Windows Phone 7平台衣食住行手机应用设计[D].湖南大学,2012.

[570]罗贤贵. 民族地区乡村留守妇女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困境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

[571]刘雨龙.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572]欧舟. 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及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573]李莎. 基于公共政策的社会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74]谢勇,丁群晏.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2,18(01):83-89.

[575]彭川.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2(01):50-51.

[576].数字[J].数据,2012(01):4-5.

[577]曾铁.对社区学校培训农民工的现实思考——基于一些观察及信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6):46-51.

[578]曾铁.对社区学校培训农民工的现实思考——基于一些观察及信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06):18-23.

[579]谢颖. 占据社会科学的学术制高点[N]. 人民政协报,2012-08-06(C01).

[580]王志立. 完善再就业培训体系:韩国经验可借鉴[N]. 中国经济导报,2012-06-14(B01).

[581]饶武元.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82]杨婧. 广西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

[583]张一. 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84]黄凌云. 广西失业保险参保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585]张振杰. 科学发展观的民生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2.

[586]邸琳. 银泰百货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2.

[587]黄长军. 微博问政与转型时期公共参与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88]吕明旭. 从流通体制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现象[D].辽宁大学,2012.

[589]张心怡. 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590]刘玲燕. “赶工时”游戏[D].中央民族大学,2012.

[591]沈素素.财政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及对策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02):91-93.

[592]杨娜. 微软Windows Phone 7平台衣食住行手机应用设计[D].湖南大学,2012.

[593]罗贤贵. 民族地区乡村留守妇女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困境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

[594]张梅. 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12.

[595]柯洋华. 疾痛的意义:沟通理论视角下的医患互动错位现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596]刘雨龙.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597]毛艳婷. 中国人理想生活的社会表征及生活状态的归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598]张小山. 论我国盐业专营制度的改革[D].西南政法大学,2012.

[599]马占东.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00]李莎. 基于公共政策的社会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01].声音[J].中国政府采购,2012(01):12+14.

[602].资讯浏览[J].中国农垦,2012(01):1-3.

[603]李红,孙云瑞,李辉.农民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J].调研世界,2011(12):31-33+38.

[604]梁玉成.追踪调查中的追踪成功率研究——社会转型条件下的追踪损耗规律和建议[J].社会学研究,2011,26(06):132-153+244.

[605]胡凤霞. 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

[605]宋玉军.“就业优先战略”与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多维度解析[J].综合竞争力,2011(05):20-25.

[606]韩英. 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607]王林静. 对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1.

[608]张莉. 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

[609]梁永艺.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610]胡莎莎. 流动就业者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1.

[611]刘德海.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1,20(02):82-88.

[612]许志涛. 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1.

[613]刘洋. 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

[614]刘思.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615]陈藻.我国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人口学刊,2011(02):75-82.

[616]孙秀艳. 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616]杜晓溪. 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17]赵泽洪,尤强林.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其应对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1,27(02):126-128+175.

[618]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01):53-62.

[619]陈志刚.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十大挑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01):32-37.

[620]葛笑如,孙亚忠.“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社会主义研究,2011(01):55-60.

[621]罗国芬,陈映芳.近年国内城市社会结构研究述评[J].中国城市研究,2011(00):203-238.

[622]余飞跃.嵌入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问题的分类逻辑——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家,2011(12):48-51.

[623]秦宁. 物价上涨牵动人心值得关注[N]. 西部时报,2011-12-23(006).

[624]李红,孙云瑞,李辉.农民生活质量与心理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J].调研世界,2011(12):31-33+38.

[625]鲍忠杰.对农村乡镇基本属性再认识[J].企业导报,2011(23):1-2.

[626]魏小龙.对当前公安机关调处社会矛盾工作的思考——以近年社会矛盾问题研究成果为借鉴[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25(06):1-8.

[627]梁玉成.追踪调查中的追踪成功率研究——社会转型条件下的追踪损耗规律和建议[J].社会学研究,2011,26(06):132-153+244.

[628]郑子青.农村土地征用需依法依规[J].中国国情国力,2011(10):40-43.

[629]于丽娜.基层社会矛盾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28):171-172.

[630]胡凤霞. 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

[631]吴孙能.高房价对扩大内需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杭州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5):8-14.

[632]胡凤霞.城乡劳动力就业差异研究——基于非正规就业视角[J].当代经济,2011(18):38-39.

[633]孙可敬,傅琼.社会资本视阈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3(05):74-77.

[634]韩英. 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635]王林静. 对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1.

[636]史玉根. 我们有怎样的社会心态[N]. 中国妇女报,2011-05-25(A03).

[637]纪明希(Michelle Jackson). 赋权女性[D].南京大学,2011.

[638]柳晓青. 浙江省中小企业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调查[D].南京大学,2011.

[639]张莉. 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

[640]梁永艺.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641]胡莎莎. 流动就业者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1.

[642]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十大挑战[J].当代社科视野,2011(04):46-47.

[643]许志涛. 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1.

[644]刘思.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645]徐永新. 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与实现农民工市民化[A]. 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1)[C].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科研出版社: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4.

[646]杜晓溪. 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47]陈志和,唐保庆,陈小文.不同规模企业对就业的影响: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02):152-154.

[648].新书推荐站[J].出版参考,2011(03):37.

[649]郭蒲.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安徽医学,2010,31(12):1553-1555.

[650]郭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651]张翼.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0):27-38.

[652]肖争乾. 政治心理视角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大学,2010.

[653]丛颖超.我省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之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10):32-35.

[654]高瑞芬. 经济学视角下私营企业参保激励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655]张翼.家庭背景影响了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的获得[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4):82-92.

[656]王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657]陈雅丽.城市社区居民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现状与前瞻[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6):38-42.

[658]钟洪亮.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

[659]刘红凛.构建和谐社会背景的利益协调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0(05):47-52.

[660]张永民.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九个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661]姚亮. 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662]潘虎. 中国农民工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663]胡志平.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0.

[664]罗锴. 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D].兰州大学,2010.

[665]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25(02):87-105+244.

[666]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03):5-11.

[667]田珍,应瑞瑶.从前景理论看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一个行为经济学的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01):70-73.

[668]李培林,田丰.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J].社会,2010,30(01):69-87.

[669]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119-131.

[670]郭蒲.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安徽医学,2010,31(12):1553-1555.

[671]陈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确保统筹城乡工作快速推进[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06):30-32.

[672]陈志刚.党员数量结构的新变化及其新挑战[J].探索,2010(06):21-24+29.

[673]王振东.职教师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12):61-62.

[674]江治强.转型加速期的民生问题与社会福利改革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0(12):89-95.

[675]董春宇.安徽省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58-20359+20362.

[676]郭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677]贺善侃.论社会公平的历史性[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1):11-16+86.

[678]易建平.关于农民永久进城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2(00):57-69.

[679]张良城,罗欢,颜德璋.水库移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74-76.

[680]薄士筹.拉动消费,请先给投资松绑[J].社会观察,2010(11):61-62.

[681]谢润玲. 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的途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

[682]张翼.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0):27-38.

[683]肖争乾. 政治心理视角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大学,2010.

[684]罗万红.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广东省江门市的调查分析[J].海南金融,2010(10):23-26.

[685]丛颖超.我省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之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10):32-35.

[686]张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取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0):102-104.

[687]高瑞芬. 经济学视角下私营企业参保激励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688]马晓红.河南省农村家庭购买决策及购买行为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9):104-105.

[689]黄正元.社会运行亚稳定态及其根源的存在论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05):62-66+92.

[690]马晓红.影响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需求的外在因素[J].中国集体经济,2010(24):20-21.

[691]卢周来.经济社会学视角下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公平状况评价[J].开放导报,2010(04):19-25.

[692]李少惠,韩庆峰.“推力-拉力”理论视野下城市人口流动的制度设计[J].上海城市管理,2010,19(04):8-11.

[693]粟雄飞,甘日栋.“社会浮躁病”的症状、特点、成因及其矫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3(04):75-80.

[694]王鹏,汪文件.非直接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原因及特点解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4):48-50.

[695]张翼.家庭背景影响了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的获得[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4):82-92.

[696]徐永新.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改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04):81-85.

[697]徐永新.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04):146-148.

[698]褚红素.高校院系党组织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式与途径探索[J].学理论,2010(18):200-203.

[699]王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700]陈雅丽.城市社区居民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现状与前瞻[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6):38-42.

[701]汪玉. 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

[702]钟洪亮.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

[703]刘红凛.构建和谐社会背景的利益协调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0(05):47-52.

[704]陈志和,刘厚俊.发展服务业在促就业和调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基于美国产品生产与服务两大部门的比较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05):8-13.

[705]黄正元.社会运行亚稳定态及根源探微[J].河北学刊,2010,30(03):200-203.

[706]张永民.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九个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707]杜娇. 我国民生型政府构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

[708]李青.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经验[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4):43-46.

[709]胡志平.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0.

[710]牛娜. 中国农村家庭人情消费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

[711]陈井田. 社会分层对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712]罗锴. 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D].兰州大学,2010.

[713]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25(02):87-105+244.

[714]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03):5-11.

[715]颜烨.当前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动因和机制[J].长白学刊,2010(02):119-122.

[716]田珍,应瑞瑶.从前景理论看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一个行为经济学的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01):70-73.

[717]卢晓松.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03):44-46.

[718]沙汉英.当前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价格调节政策取向[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03):9-11.

[719]黄泰岩,张培丽.2009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02):4-8.

[720]黄泰岩.增加居民消费的渠道与措施[J].前线,2010(02):33-35.

[721]李培林,田丰.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J].社会,2010,30(01):69-87.

[722]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119-131.

[723].职场扫描[J].职业,2010(01):4-5.

[724]杨宜勇,顾严.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采用城镇调查失业率为约束性指标[J].中国经贸导刊,2009(24):24-26.

[725].行情调查[J].人才开发,2009(12):63.

[726].我国新型就业格局呈现三个特征[J].人力资源,2009(23):44.

[727]王琼.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构建与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10.

[728].我国新型就业格局呈现三个特征[J].人力资源,2009(23):44.

[729蔡永承. 易趣网发展战略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

[730]宋晓梧.建国60年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0):6-14.

[731]薛宗梅.当前改善民生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09):9-10.

[732]田合军. 从东航集体返航事件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D].山东大学,2009.

[733]陈如.代际分流:当前农民工就业的必然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9(09):98-105.

[734]王延中,魏霞,龙玉其,单大圣,姜风雷.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社会保障研究,2009(01):43-61.

[735]张丽萍.应用Kish表入户抽样被访者年龄结构扭曲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24(04):177-195+245.

[736]戴卫东.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十个关键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09(07):20-25.

[737]杨强. 环球资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9.

[738]陈一丹. 珠海市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及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739]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李培林,刁鹏飞.我国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中国经贸导刊,2009(08):14-16.

[740]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李培林,李炜,范雷.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特点和变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02):97-103.

[741]刘天喜,傅艳蕾.中国社会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视野,2009(02):29-32.

[742]刘元春,孙立.“人口红利说”:四大误区[J].人口研究,2009,33(01):81-90.

[743]宣昱婷.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乡镇经济,2009,25(11):119-122.

[744]路冬玲.关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7-19.

[745]宋晓梧.建国60年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0):6-14.

[746]黄泰岩.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调整[J].党政干部学刊,2009(10):33-35.

[747]薛宗梅.当前改善民生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09):9-10.

[748]田合军. 从东航集体返航事件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D].山东大学,2009.

[749]杜鑫.失业理论述评[J].晋阳学刊,2009(05):45-49.

[750]陈如.代际分流:当前农民工就业的必然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9(09):98-105.

[751]顾耀欣.农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投向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09):22-26.

[753]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必然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4):22.

[753]刘景臣.转型期的社会群体利益矛盾和协调机制建设[J].社科纵横,2009,24(08):9-10+24.

[754]陈婵娟.任重道远: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04):79-81.

[755]江崇莲.促进城市低保对象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交流,2009(08):131-133.

[756]姚亮.社会结构视野下的社会风险探析[J].学习与实践,2009(07):121-126.

[757]杨强. 环球资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9.

[758]王舒怀,李鹤.透视农民工养老体制困局[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06):51-53.

[759]王晓薇.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儿童美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

[760]邵长存.把刺激消费需求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J].消费导刊,2009(10):2.

[761]易培强.扩大消费需求不容忽视可持续消费[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03):1-6.

[762]伍义林.提倡“用脚决策”[J].刊授党校,2009(04):45.

[763]观其.核心是变革影响力实现方式——如何认识报业数字化、全媒体的种种探索[J].青年记者,2009(06):26-27.

[764]刘天喜,傅艳蕾.中国社会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视野,2009(02):29-32.

[765].资讯快递[J].廉政瞭望,2009(02):4-5.

[766]刘元春,孙立.“人口红利说”:四大误区[J].人口研究,2009,33(01):81-90.

[767]黄泰岩.保增长的扩内需政策组合[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08(00):1-5.

[768]赵卫华,汤溥泓.消费对中国城镇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CSS 2013年数据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63-69.

[769]梅正午,孙玉栋,丁鹏程.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居民获得感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5):141-144.

[770]赵文龙,代红娟.显现的张力: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社会学评论,2019(05):41-54.

[771]叶鹏飞.新时期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地位及其保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62-170.

[772]邢中先,张平.民族地区70年扶贫政策回顾与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05):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