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冲着社会实践证明报名面试了这个从未了解过的CSS项目,那时对于领队学姐口中“做好吃苦的准备”还不以为然,现在想想自己果然是太天真…
拿着做完要一个多小时的问卷,按照给定的地址一户一户地到陌生人家里访问,听着更像是一项测试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调查。在经历过被人怀疑是骗子和多次拒访后,个人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心理承受能力。
心态没有崩过的CSS是不完整的。那天的访问对象是个文具厂工人。从员工宿舍找到车间,挨个询问后确定了受访者,是个50岁左右的阿姨。我用了半个多小时解释了项目的意义,打消她的疑虑,用尽了能想到的各种方式说服她接受访问。努力了两个多小时,最后由于阿姨有限的理解力和内心的抗拒,问卷实在难以继续,只能作罢。晚上11点多回到酒店,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工厂车间,耳朵边是嗡嗡的机器声,甚至做梦都是那个阿姨…当时在车间里窒息般的绝望无力感应该会记一辈子。
估计每个访员对CSS都是又爱又恨吧。对我来说还是 爱 多一点。我在这半个多月里,结识了北大浙大优秀的伙伴们。极度受挫心态崩掉的那天,学姐对我说“不要把调查看做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试着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前提下把受访者当做完整的人,运用技巧的同时平和地对话” 因为学姐的这句话,我在后期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多了些自己的思考,这个项目对我来说也不仅仅意味着社会实践学分了。
打这些字的时候,想的都是可爱的队友们。白天烈日下一起找地址敲门、坐在受访者门口蹲点、听着魔性的温州话笑而不语、在666餐馆蹭空调…晚上熬夜核对地址、一起放飞自我啃炸鸡…哦还有一起看的电影和吃到撑的海鲜烧烤。革命友谊长青。
如果没有这次CSS,我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真实地感受社会百态。十多天里,遇到了车间工人 家庭妇女 准大学生 退休职工 村委干部 店铺老板 公司经理 无业者…相隔不远的村居社区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却是天壤之别,每个门的背后都是全新的故事。遇到那些生活状况不好的受访者,我能做的也只是静静地听他们诉说自己的遭遇…
希望像CSS这类全国性调查得到的数据能真正地用到惠民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中、希望将来老百姓在接受这类访问时大胆地表达内心想法,而不是抱着与己无关或者害怕政治压力的心态、希望生活善待每个在社会上打拼的人。生存不易,但我希望上庄村潮湿的出租屋里仍然承载着他们内心对未来的美好渴望,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他们在为生计奔波的空隙能抬头看看蓝天。
作者:”浙江某访员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