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学2024年学术年会“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分论坛综述

2024-07-21

 1 论坛主题图

 

2024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分论坛“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 76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本次论坛设置“现代化与社区理论实践”、“互联网社区与社会区隔”、“流动性与社区认同”、“社区记忆与社区文化”、“社区制度与基层治理”和“城乡社区与社会韧性”六个单元,同时论坛专设圆桌会议,为青年研究者提供交流平台。论坛收到60篇投稿,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汕头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北京市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我们选择其中47篇论文汇编入分论坛论文集。研究成果遍布全国20个省市,包含67个社区,其中东部省份社区46个,中西部社区21个,城市社区多于乡村社区,如图2所示。

2 “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论坛论文分布地图,西南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同学绘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沈红老师致开幕辞,社区研究的分论坛从2021年起至今连续举办四届,议题涉及社区治理、社区组织、社区制度、社区文化等。论坛致力于推进社区研究学科的发展,积极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关切。回顾论坛一年一度“论文社区分布地图”,每个地点标记着学者们的田野观察和社区研究思考,空间地图虽不足以体现虚拟社区、互联网社区论文的分布,却充分说明论文的丰富度。她希望与会者收获的不只是应然性答案,而是对社会和社区发展复杂性的认知,唯其如此才能在不确定性中透视社区的过程,洞察和把握共同体的未来。

 

3 “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论坛学者合影之一

 

4 “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论坛学者合影之二

 

 

第一单元 现代化与社区理论实践

 

第一单元的论文聚焦于现代化过程中社区理论的演进,探讨社区的本质及其研究方法、实践中的类型划分和理论的应用潜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城市社会学研究室主任肖林老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迪老师担任主持和评议。

华东理工大学徐选国副教授的论文题目是《社区社会学:研究传统及其本土拓展》,在回溯社区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及其内在流变之后,他指出“社区”引入中国兼具方法论范式和美好生活建构的双重意涵,实现了从哲学本体向生活实践、从抽象类型学到具体方法论、从政治化意涵到去政治化再回到生活政治的取向转变。在对中国社区“脱嵌式发展”图景批判性反思基础上,借助卡尔·波兰尼的嵌入性理论思想,他指出“社区嵌入社会”是社区社会学的根本命题,探索该命题有助于建构社区社会学新范式。

 

5 第一单元发言人徐选国副教授

 

南京工程学院社会工作系张志鹏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基于社区治理原理的社会建设模式选择》,借鉴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他提出社区治理的本质是提供俱乐部物品、慈善物品和部分纯公共物品,不同类型的服务整合以实现最佳的治理效能。社会建设的整合路径模式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以“五社联动”创造条件,推动不同类型服务供给方式的转变,推动社会建设的微观实践与宏观政策的衔接、转化与整合。


 

6 第一单元发言人张志鹏教授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刘慧丽老师的论文《污名的社会过程——一项麻风患者的扎根理论研究》,以污名的社会过程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麻风患者的口述史资料分析,从集体恐惧-社区隔离-社会识别-污名化解说四个层面呈现麻风患者污名的社区过程何以可能。研究发现上述四阶段发轫于社区,有效的社区干预手段是缓解甚至消除污名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呈现的麻风患者污名的社区过程对于污名介入的社区组织、社区发展政策与干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7 第一单元发言人刘慧丽博士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陈绍军教授和博士生房子琪同学的论文《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际社区参与式治理的研究进程与实践图景》,通过分析我国国际社区参与式治理的研究进程与范式,拟合一个“场域-行动-赋能”的国际社区参与式治理分析框架。通过对南京市三个国际社区参与式治理的比较,验证分析框架并探讨国际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实践图景,希冀促成国际社区参与结构与国际移民参与行动的整合。

 

8 第一单元发言人房子琪博士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生叶莹菲发言题为《从“实体性存在”到“理想性建构”——“共同体”变迁文献综述》,通过对“共同体”理论脉络的梳理,她发现现代性从“稳固”向“流动”过渡,共同体的内涵、形成的机制也发生了变迁。社会变迁瓦解了传统共同体的基础,如今意图建构的“共同体”无论形态如何,它都意味着向社会提供一种价值理念和理想,一种共善的追求。


   

9 第一单元发言人叶莹菲博士生


在评议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肖林老师指出,在中国社区研究中,有一个共同体的幽灵在徘徊。这种幽灵表现为社区研究者对共同体概念的持续关注,但在现代城市社会中难以找到原始意义上的共同体。费老对社区一词的翻译被视为一种创造,提出了区社可能更符合本意的观点。社区概念从哲学层面的降维和中国80年代后的社区建设与治理的流变。尽管社区的原初含义在不断演变,现代研究仍需重视其本意,尤其是在当前的社区治理研究中,探讨其内涵和实际意义。社区相关的系统性理论应该注意二元性二重性的区分,在现代社区中这两者既有社会与共同体的概念,也有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性。对社区的分类中要区分官方表述和学术语言,深入挖掘实质性内容。


10 第一单元肖林副研究员、王迪副教授评议


北京大学王迪老师认为,社区治理的本质在于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和满足需求,而非将人管控或规训起来,这与徐选国老师所强调的社区生活本质的回归形成共识。在借鉴经济学分析框架时,需要注意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特别是从西方制度经济学框架落地到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张力和挑战。关于污名化研究从恐惧、隔离到社会识别和个体化解说,展示了扎根理论研究的示范作用。在探讨污名化现象时,研究是否存在个体意识的觉醒和私人生活的捍卫,使得研究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未来的研究尤其是在应对类似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病患者、跨性别群体、刑满释放人员等)时,污名化的过程和变体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理解。

 

第二单元 互联网社区与社会区隔

 

第二单元展示了文化产业劳动者的社区转换、虚拟社区的共同体想象、智能时代的数字治理、工地社群文化建构等问题,为理解互联网社区的变迁和社会区隔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景气研究中心主任陈华珊老师、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刘莉老师担任主持和评议人。

北京市委党校刘秀秀副研究员的论文《从圈子到平台:文化产业劳动者的社区转换》,通过对B市文化产业的调研发现,在“文化+科技”的发展策略下,平台化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抓手,用以聚拢就业资源、匹配劳动过程、达成劳动治理。在圈子到平台的转换过程中,不仅改变了灵活就业者的工作获取方式,也改变了其沟通方式和联结方式,进而改变行业的社群生态。

 

 

11 第二单元发言人刘秀秀副研究员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李苓童的研究《虚拟社区的共同体想象:互动仪式与情感共鸣》,分析以电竞粉丝社群为代表的虚拟社区,人际互动呈现出仪式性特征,由短期情绪积累而成的长期情感能量是维续互动的关键。互动过程生产并巩固着集体符号和集体记忆,使基于共同爱好而聚集的电竞粉丝在虚拟空间跨越血缘和地域形成了“想象的共同体”,他们不仅会自主地维护集体符号、延续集体记忆,也会在某些特定场景团结起来开展集体行动。

  

12 第二单元发言人李苓童同学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迪副教授和硕士生苏方的研究《智能时代的数字生成与社区治理》,基于在北京市多个社区的实地研究资料,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分析视角,借助“技术—主体间性”的解释框架,解释智慧社区的发展如何能够实现“善治”。随着技术内容与应用方式的转变,社区治理中的主体间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上级政府部门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由“数据索取”转变为“数据支持”,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从“数据管理”转变为“基于数据的服务”,社区工作者与空间的关系从“被动应对”发展为“主动监测”。

 

13 第二单元发言人王迪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涛的论文《作为一种劳动控制的工地文化——基于皖南某建筑工地的个案研究》,基于皖南的某建筑工地个案,发现工地文化作为一种劳动控制的手段而存在,工地文化源自于包工头对于合格劳动力的要求,包工头凭借自身在工地和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对建筑工人进行编码、分类和估价的劳动伦理评价体系。

 

  

14 第二单元发言人朱涛老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本科生同学陈以诺、林诗雪和梁宇珩的论文《乡村旅游转型中的排斥与区隔:以徽州四村创业者为例的调查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下辖南屏、碧山、关麓、丰梧四村为例,借助符号生产和消费的理论视角理解乡村社区空间中不同身份创业者的经营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形构。城市创业者逐渐在以城市人为主要消费对象的乡村旅游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塑造了强调旅游格调、服务品位和乡村深度体验的行业运营模式。由于城市创业者在经营上的明显优势,徽州四村乡村旅游市场对原乡人的排斥较为显著,形成了原乡人与新乡人之间在社会关系和事业经营上的区隔。

 

 

15 第二单元发言人陈以诺同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华珊老师指出,复杂劳动的定义需要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因为许多传统上被认为复杂的劳动正变得越来越简单化,平台通过简化劳动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动者的控制。这一趋势正在加速,值得在复杂劳动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虚拟社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冲突及其解决机制,通过集体记忆和符号等整合方式展示这些过程。数字治理的从简单的数字化到数字治理的转变趋势,反映了治理理念从动员式向参与式的变化,特别是善治的概念。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数字和数据的使用边界,数字化的发展在面对社会复杂性变化时,究竟是让生活变得更简单方便,还是带来更多的不便和恐惧,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

西南政法大学刘莉教授认为,从车间文化到工地文化的变迁中,若能抓住时空特征,同时拓展关于道德符号建构文化和群体边界的研究,理论意义会更为清晰。此外在探讨技术如何产生同意时,应深化对福柯观点的回应,即从知识和技术角度产生权力,而非从权力产生知识。在讨论乡村建设和振兴中的群体边界形成过程中,对不同身份(如新乡人、原乡人、入乡人、返乡人)之间的重合及其互动的复杂性,建议通过更多案例和材料呈现。

 

16 第二单元陈华珊、刘莉两位副教授评议

 

 

第三单元 流动性与社区认同

 

第三单元探讨了流动性与社区认同,通过多种理论视角和方法揭示了在不同空间和文化背景下,流动性如何影响社区认同的建构与调适,强调了在异乡营造新故乡、边民身份调适、回迁家庭儿童适应、"三线人"媒介认同和城牧两栖邻里关系中的复杂机制与深刻内涵。第三单元由东北师范大学陶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沈红老师共同主持和评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肖林副研究员的发言《在他乡营造新故乡——青年业主社区认同建构的案例研究》,以作为移民社区的商品房小区青年业主建构自身社区认同的过程为案例,从多个维度(空间形态、维权事件、日常交往、沟通媒介等)分析其影响因素,提炼出社区认同形成的机制。从该案例中得出,特殊机制只有置于与其他类型社区和不同群体的比较之中才会更有一般性意义。

 

 

17 第三单元肖林研究员发言

 

南宁师范大学徐健教授和硕士生王涵宇的发言《流动的边界:边民多重身份调适的形成路径研究》,以阈限理论为视角,探索边民在阈限空间中他们如何进行身份调适的问题。研究发现边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拥有三种类阈限空间,在阈限空间中主体能够获得交融感,但在边境状态中,这种交融感便向恒久性迈进,边境城市的流动性及融合性,使其更容易向可沟通型城市迈进。

 

  

18 第三单元徐健教授、王涵宇同学论文

 

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生吴思远的《关于回迁家庭儿童城市适应研究的理论探讨——基于二元式文化素养视角》,基于二元式文化素养视角,通过关注行动主体与其他社会主体间的语境差异、话语实践冲突和互动行为,来分析回迁家庭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形成机制。语境差异带来的话语实践壁垒和不对等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形塑了回迁家庭儿童群体的城市适应问题,城市的社会主体/个体根据城市社会文化语境理解回迁家庭儿童的话语实践方式和意图,并给出相应的价值评价和认知结论。回迁家庭儿童基于个人主观能动性拒绝使用或漠视城市主流话语实践方式,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19 第三单元发言人吴思远博士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任金福和陶宇副教授的发言《“流动”的共同体:“三线人”集体认同的媒介建构研究》,将“三线人”的生活史分划分为闭锁共同体、记忆共同体与体验共同体三个时期,认为“三线人”是流动的共同体,而大众传播媒介对“三线人”的集体认同起到中介作用。在闭锁的共同体时期,“三线人”与印刷媒介和广播媒介互动,确证自己主人翁”份;记忆共同体时代,“三线人”与电视媒介互动,被喧嚣的大众文化席卷从而产生身份焦虑;体验共同体时代,浸淫在互联网中的“三线人”与自我和解,三线共同体在虚拟网络中重构。因此,作为流动的共同体的“三线人”是即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也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的整全概念。

 

  

20 第三单元发言人任金福同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索日根和讲师董洪杰的发言《双文化认同整合视野的城牧两栖邻里关系内隐结构研究》,立足双文化认同整合理论,基于视频联想的内隐结构分析方法考察了城牧两栖邻里关系的特征,认为存在城牧两栖邻里关系且城牧两栖邻里关系内隐结构包括邻里关系的氛围感受、邻里关系的主观意愿和邻里关系的环境互动。

  

21 第三单元发言人索日根同学

 

在评议环节,东北师范大学陶宇副教授认为,本单元的研究都深深抓住了流动性和社区认同这样一个核心议题,隐含着从故乡到异乡、城市与乡村、城镇和牧区在文化和认同的过程中流转的线索。无论是非常扎实的定量的分析,还是非常严密的定性把握,殊途终归地暗含着一种对于连接、聚合的追求,包括人和人之间、关系和关系、人和社区以及文化和文化的聚合。陶老师指出,所谓的启发人,不一定是为了新而新,不一定为了去迎合现在所谓的一些新的现象,更多的是保有灵动有趣的学术品位,从而带来与众不同的发现或者启迪,也就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沈红老师指出,在空间中探索边界如何影响主体调试身份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但在流动边界的分类、边民身份的分析以及运用理论来进行分析时,需要再进一步思考理解身份经营的复杂性。而对于“三线人”集体认同的媒介建构的研究,沈老师指出,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达对应媒介与群体的互动方式的“三线人”的三个变迁阶段,是否能通过同一条线索的贯穿来概括。研究应加强对数字时代三线社区流动性的分析,特别是微信和互联网如何影响这些群体的融合和共同体重组。

 

 

22 第三单元陶宇教授、沈红研究员评议

 

 

第四单元 社区记忆与社区文化

 

第四单元探讨东北锈带城市、传统产业工人和民族社区的记忆与文化,揭示了通过口述史和过程民族志等方法,研究社区记忆在塑造集体认同、文化特性及社会韧性中的关键作用。本单元由北京市委党校刘秀秀副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赵德雷副教授共同主持和评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谢雯的发言题目为《生命史、空间与记忆—— 一个中国锈带城市的过程民族志》,认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锈带城市不仅是经济单元,更是社会和文化的结合体,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特性。在芝加哥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一种过程民族志方法来回应上述特殊性,在田野调查中加入对个体生命史的动态、阐释性过程分析。该研究揭示了城市特性的历史性形成过程,深入理解了城市空间、历史记忆和社区心态的演变。

 

 

23 第四单元发言人谢雯老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生崔希玉的发言《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产业工人的生命体验研究》,基于辽宁省传统产业工人的口述史文本,考察作为一种心境和类苦难叙事的“熬”,从中离析出四种类型,据此讨论工人们对于改革历史的记忆特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失落的集体在变迁时代中呈现的结构化生命体验。

 

  

24 第四单元发言人崔希玉博士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赵德雷副教授、本科生王雨婷、王胤文的发言《记忆的互构、脱嵌与再联结:社会资本视角下东北单位型社区的生产机制研究——基于24M厂国企工人的口述史分析》基于东北M厂单位社区内24位国企工人的口述史资料,借助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从韧性主体、韧性模式、韧性目标3个维度分析社区记忆在激活与生产社区韧性中发挥的作用机制。

 

 

25 第四单元发言人赵德雷副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李春南的《民族社区分类实践与认知转型:50年代苗族社区语言文字调查研究》,回顾20世纪50年代我国苗族语言文字的社区调查历程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以语言作为分类基础,苗族及其支系的社会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被确认,透过政策实践被分类,从而成为国家正式制度确认的民族支系的组成部分。在苗族语言分类和苗文创制及改革中,分类的准确性的性质从可行性收敛性。苗族知识分子和国家实现了社区认知的双向建构。少数民族基于文字创制和改革发展国家认同和自我认同,驱动了苗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上的新型认同和文化现代化行动。

 

 

26 第四单元发言人李春南老师

 

评议环节,刘秀秀副研究员指出,在经历了这么多变迁和流动之后,社区仍然可以把共同体再建起来,案例回答了什么是韧性,韧性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而在后续研究的建议上,也许考虑到流动性或者做一个对比研究。李春南老师的文章理论建构能力很强,很好的把政治话语体系和学术的话语体系融合到了一起。同时建议可以把其中的某一两个点拎出来,做一个更细致的表达。

哈尔滨工程大学赵德雷副教授提到研究者分享了他们对国企下岗工人生活现状及其社会心理状态的研究。研究探讨了这些工人如何对自身生活状态进行描述,以及他们在面对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经历时所表现出的矛盾与韧性。工人在面对命运安排和个人努力之间的矛盾时,既不完全向命运妥协,又保持着努力改变现状的希望。这种矛盾在年轻一代和老一代工人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和解释。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视角。

 

 

27 第四单元刘秀秀副研究员、赵德雷副教授评议

 

 

第五单元 社区制度与基层治理

 

第五单元的四位学者分享对社区组织与工作制度变迁的分析,以及基层治理以及的发现与思考。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婴婴教授、南京工程学院张志鹏教授两位老师评议。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刘莉教授的发言《社区在地社会工作机构的自主与依赖》,认为社会工作机构被安置在社区公共空间是正式制度运行的结果。社工机构因此要在提供专业服务和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行政性实务之间寻求平衡。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性和工具化之间,作为主体的社工机构的自主性策略包括生存伦理、领导者自我成长、动态赋权等。

 

28 第五单元发言人刘莉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咏媛的《五社联动的动力机制——以SD计划为例》解析了垃圾分类多元治理中“五社联动”的动力机制,在地方政府的决策引领与行政吸纳之下,核心行动者通过“转译”开展各自行动;通过“联中动”和“动中联”两种模式,五社主体之间实现协同联动,最终建立多重嵌入的格局,为创新社区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提供实践参考。

 

 

29 第五单元发言人陈咏媛老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生雷天娇的论文《从“依土而生”到“离土而居”:地方公共文化产品的权属转换与生成路径》,借助SK区地坑院民居保护历程的案例,发现地方政府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是一个将私有产权属性的家庭生活文化产品,逐步打造成公有产权属性的地方公共文化产品的过程。指出社会参与度和制度兼容度是文化产品权属转换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区分出几种文化产品类型和公共文化产品的生成路径。

 

 

30 第五单元发言人雷天娇同学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马英豪的研究《关系与意义的双重嵌入:乡村社区经济合约的差序化建构》,结合鄂北某村土地流转案例,发现农户在缔约时并不简单依循经济理性计算各自利益,而是考量双方关系特征和效用取向。该研究使用关系特征、合约形式以及内容的效用取向等因素,构建一个乡村熟人社会背景下土地流转合约差异化建构的分析框架。随着乡村市场化的扩展和空心化的加剧,外来经营主体抬高了村庄固有的土地价格水平,改变了农户对关系效用的认知,进而推动村庄缔约理性观念的变化。

 

  

31 第五单元发言人马英豪同学


   在评议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婴婴研究员认为,社区、社会组织如何能够在现在的环境下构建自主性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像地坑院这样的传统建筑需要保护,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利益怎么分配、价值怎么界定,产权由谁掌握,这都是很值得研究的。传统建筑保护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涉及建筑形式,还深刻影响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此外,合约的形式和内容在农村社区中的作用也被详细探讨。尽管模板合约具有法律效力,但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被随意撕毁或重新协商的情况,这反映了村庄内部信任关系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况。

南京工程学院张志鹏教授认为,在产权的背后是产权的执行过程,也就是制度或者法律,即什么样的法律能够来保证这个产权。产权再往前面延伸,就是合约的选择,合约再往前面就涉及到能力的强弱问题。刘莉老师提到社会组织能力的差异,其实每一个组织能力的强弱,可能都会影响到它的自主性。反过来五社联动中间的关系也取决于哪一方能够从能力的关系再往后推,不同的关系也影响了合约的设立。   

 

32 第五单元陈婴婴研究员、张志鹏教授评议

 

 

第六单元 城乡社区与社会韧性

 

第六单元探讨了社区治理中的内源型社会组织、绿色空间对邻里关系的影响、群团组织的情感治理及底层女性在社区养老中的地位构建,强调了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对话、公共空间的复杂性和主体性的展现。本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亚秋、西南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李春南两位老师评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博士后杨刚的发言《内源型社会组织与城市社区的系统互动式治理——基于武汉市H社区的考察》基于武汉市H社区的实地调研,用戴维·伊斯顿的系统分析模型,提出系统互动式治理的概念。内源型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的系统互动打破了传统指令性的依附关系,两者之间在互联互动过程中重塑社区情感联结,在互动合作中实现功能互补共同生产公共服务,形成互助互赖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33 第六单元发言人杨刚博士

 

广西大学苏毅清副教授、硕士生张小银同学、本科生徐欢同学的发言《社区绿色空间对邻里关系的影响——基于不同年龄群体的对比分析》应用南宁市的调查数据,基于关系网络、人际信任、互惠规范和社区参与四个维度探讨了不同年龄群体中社区绿色空间利用对邻里关系的影响效果及差异。社区绿色空间利用对居民邻里关系的影响效果在中年群体中最为显著,青年群体次之,老年群体最弱。社区绿色空间利用对于构建居民邻里关系的四个维度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关系网络和互惠规范的贡献值最为显著。

 

34 第六单元发言人张小银同学

 

江苏省委党校讲师杜沙沙的发言《群团组织与情感治理: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基于华东Y省城市社区的实证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群团组织与情感治理的内在逻辑存在理念目标和组织模式的一致性、业务开展和功能发挥的趋同性、复杂社会舆情感知的精准性、多样化治理需求的敏锐性。


   

35 第六单元发言人杜沙沙老师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兰祯仪、李请同学的《性别秩序与身体政治:底层女性在社区养老体系中的地位构建》,研究重庆市老年女性的社区生活,根据老年女性对家庭和社区的不同依赖程度,将底层女性在社区养老体系中的养老模式分为家庭依赖型、社区依赖型、双活跃型和独立自主型四类,并通过结构与行动的互动探讨她们的地位构建过程。

  

36 第六单元发言人李请同学

 

在评议环节,刘亚秋研究员认为,杨刚博士的论文体现出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对话,既有系统性的分析也有细节上的观察,如果讲讲冲突可能会更有张力,理论对话的部分可以更加突出创新点。关于群体组织的研究,建议按照群团组织的不同类型,比如工会、妇联、残联,分析其背后激发情感的社会学机制,特别是如何与特定人群的特点相关联。

李春南老师认为,社区研究一直关注的公共空间对于公共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公共空间亦具有复杂性,本单元的定量研究在模型的建构具有自己的特色。将社区类型作为一个控制性变量进行分析,同时,需要思考绿色空间和一般的公共空间相比有什么特色。对于底层老年女性的研究,什么是底层老人?需要通过生命历程的研究具体细致分析探讨老人的行动和策略,展现其主体性。

 

 

 

37 第六单元 刘亚秋研究员、李春南老师评议

 

 

新增单元 青年圆桌会议

 

社区研究论坛特别设置青年圆桌会议,目的在于为青年学者提供新型交流方式,通过展示和讨论各自的研究成果,促进多样化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会议旨在通过专家评议和同辈反馈,帮助青年学者深入剖析研究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完善研究设计和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硕士生张开阳的发言《政府购买服务条块差异下社会组织边界研究——双案例生态学视角分析》,该研究发现“条块”差异显著影响社会组织边界,“条”上政府部门通过资源控制服务领域,使社会组织专业化边界清晰,但管理较弱;“块”上部门倾向于吸纳社会组织,使其活动边界模糊,双方存在博弈关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刘佳的发言《体育服务建构社区公共性研究》以社区体育购买项目为例,探讨社区在社区体育购买项目方式探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与策略,以推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生麻紫潇、讲师张静的发言《“社会工作+”模式下青少年社区参与路径探索——以南京市H社区为参考》,基于南京市H社区青少年发展性服务案例,探索“社会工作+”模式下社会工作者如何将青少年发展需求与社区发展目标相结合、青少年服务与社区营造相结合。

汕头大学法学院硕士生苏明丽的发言《城市社区三生空间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从社区角度选取汕头市20个典型社区为样本,利用卫星地图和CAD软件提取地块面积和布局信息,结合空间结构指数和空间集散指数构建耦合度模型,发现社区“三生空间”融合度低、结构耦合度低以及生态空间可达性和公平性低“三低”特性。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罗婧的发言《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社区医养结合新路径——以四川省S街道为例》,探索多元主体构建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特别是医养结合模式的有效性,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凭借其在地理位置和医疗资源的优势,在构建“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共同体中扮演核心角色。

 

38 青年学子张开阳、刘佳、麻紫潇、苏明丽、罗婧(从左至右)

 

       圆桌会议结合主题设置发言和问答两个环节。


  五位发言人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路径、方法、策略。

南京工程学院张志鹏教授通过对话方式提出了关于学术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研究是否指向“真问题”,并以此引导发言人剖析选题缘由和研究细节,强调选题的实用性、人文关怀与研究的学术价值。西南政法大学刘莉教授建议关注数据分析的代表性和模型建构的合理性,强调社区类型作为控制变量的重要性,并提醒研究者辨析西方的概念框架运用到中国的实际中的适用性问题。王莎莎博士建议从社会学角度增加细节描述和冲突分析,增加对比性概念辨识与案例分析,提升研究的深度和真实性。上海师范大学冯猛教授通过具体分析发言人的论文,指出了研究中概念界定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研究者可以有更开放的思路,涉猎更多相关的著作,为认识与理解社会问题提供丰富多元的视角,增强研究的学术贡献和实际应用价值。

与会的四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谈到学术研究与行动干预之间的关系,学术旨趣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启发青年学者思考,关注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议题不仅仅是学术理论的探究,更关乎真正的社会福利、民生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老师们通过分享自己从学术研究到职业生涯的经验,鼓励青年学子们学以致用,面对真实问题,做出扎实研究,将学术研究能力应用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中。

 

 

 

39 圆桌会议张志鹏教授、刘莉副教授、王莎莎博士、冯猛教授与青年学者交流

 

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分论坛圆满落下帷幕。论坛通过六个单元和青年圆桌会议,展示了社区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成果与挑战。专家评议和多学科视角的交叉融合,推动了社区社会学的发展,强调了共同体理念在现代城市中的新内涵。社区发展与社会建设分论坛始终关注主体性、关系性和情感性等在社区研究中的应用与体现,关注社区中个体与群体的生命历程与生活变迁,关注社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前进方向。论坛不仅深化了对社区复杂性的认知,也为实际社区建设和社会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和实践经验。本次论坛努力激发与会者创新思维和学术关切,共同迈向富有活力的学术未来。

 

 

执笔:李春南,兰祯仪,李请。

摄影:蔡苗,陈华珊。

论坛主题图: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科大的同学们绘制。

审核:沈红,刘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