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青年学者沙龙】Lunch Talk系列青年学者沙龙(第二期:生活方式运动中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成功举行

2022-04-25

2022年4月22日(周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博士后李闯以《生活方式运动中的文化生产与消费》为题,为社会学所带来了2022年第二次青年学者沙龙(Lunch talk)活动。李闯博士在此次青年学者沙龙上对其博士后期间进行的三项研究的初步成果做了系统地、整体地呈现:研究对象从滑板运动社群拓展到生活方式运动。本次活动由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杨可博士进行主持。

 


李闯博士首先梳理了我国体育政策方向的转变:从2014年起,体育作为一个消费产业在国家政策中被强化,2020年前后,国家政策转向强化体育的社会意义,如“体教融合”,而自十四五开局以来,“健康中国”的建设规划被提出,作为重大工作对象。同时期,各大体育赛事主办方也在活动的组织策略中从纯竞技型体育转向对如滑板、冲浪、攀岩等典型的“生活方式运动”项目的推动。后者成为奥运会、亚青会、全运会等赛事的预备项目甚至永久项目。



李闯博士继而追溯了生活方式运动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其概念从“extreme sport”发展到“action sport”进而到生活方式运动“lifestyle sport”,在相对宽泛定义的语境下,学者强调生活方式运动参与者活在当下,挑战自我等不同于竞技体育的精神内核,以及其具备强消费属性,对空间的重塑和主要为中产阶层参与群体的特点等等。基于既有亚文化研究的诸多理论,李闯博士强化了“本真性(Authenticity)”对亚文化圈层重构的作用。而作为滑龄20年的资深滑手,他的经验研究主要采用局内人民族志和访谈的方法。研究的核心发现可以概括为 1)生活方式运动,如滑板具备强消费属性,已经成为体育商品中的主要IP;2)生活方式运动的圈层在商业化和体育化进程中不断通过对于本真性的协商重构;3)生活方式运动社群从亚文化/主流的二元边界认同转向内部的地位认同,内部可以根据角色分工,人员数量,生活方式,风格等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核心资源圈,公司媒体圈,和爱好者组织。

在本次LUNCH TALK 的Q&A环节,李闯博士有幸收获到了在场各位老师与同学从多维理论研究视角出发的,热情到“狂轰乱炸”的提问:
 滑板亚文化怎么分化形成小圈层?这样小的亚文化圈层如何维持下去?
 滑板运动强调弱对抗,为什么是弱对抗,和青少年的属性似乎有冲突?为什么是这样?
 滑板圈有粉圈吗?粉圈对亚文化圈层生产带来的影响?
 滑板作为一项“典型”的青年运动,那么当青年变成熟,“大哥”年纪增大后对这项运动本身带来的影响?
 在滑板圈,滑手有没有性别化的发展趋势?
 关于本真性,在滑板社群的不同的圈层、不同生活方式运动的场景,对应不同的结构,是不是有更具体化的表达方式?本真性有没有和一个特定的源头相关?为什么是“大哥”,不是“师傅”?本真性在被再建构的过程中,会不会给人带来焦虑?
 在你的研究中,生活方式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生活方式运动的文化方面的生产与消费?还是把生活方式运动本身作为文化?
 等等等

详尽的答案陈述只有在场有效,欢迎各位所内外同仁参与本所青年工作组的系列讲座活动。
想获悉此次讲座所有问题的答案,请follow up李闯博士的研究发表,进行中的研究请致信至 lichuang@cass.org.cn 联系他。